東北網11月5日訊 富拉爾基區依托小區黨建,充分發揮在職黨員在基層社區治理中的先鋒模范作用,讓在職黨員深度融入小區和網格——
為充分發揮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富拉爾基區依托小區黨建,組織在職黨員乾部密切聯系和服務群眾,探索在職黨員深度融入小區和網格,用家門口的紅色力量拓寬服務群眾、服務社區、服務社會的渠道,構建黨建引領下的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黨員自我管理變被動為主動
為切實發揮在職黨員群體的『紅色力量』,富區改變以往社區黨組織對在職黨員直接管理的方式,大膽探索在職黨員自我管理模式,一改過去在職黨員僅參加社區志願勞動的單一形式,使服務多樣化、精准化,由『要我參與』變為『我要參與』。
富區經過摸底,目前有2854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小區治理,其中1157名在職黨員擔任網格黨支部書記、樓棟黨小組長、樓門黨員中心戶。還將在職黨員按照小區、網格或功能群體為單元劃分為196個活動小組,以組為單位開展活動,小組長定期向社區黨組織反饋組內成員參加活動及日常表現情況。
如此一來,使在職黨員參加活動時間更靈活,社區評價在職黨員更客觀,增強了在職黨員參加社區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堅持人盡其纔為小區治理所用
本著『人盡其纔、纔盡其用』的原則,富區的在職黨員幫助社區解決群眾『吹哨』問題,將活動觸角延伸到群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實為廣大群眾排好懮、解好難。
在職黨員活動小組結合小區實際相繼開展活動,為社區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繁勝社區東百合小區,大門前一段路面未硬化,居民『吹哨』反映雨天道路泥濘影響出行,3個活動小組的在職黨員自籌資金和材料,利用周末時間填平了路面,解決了居民出行難,得到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
今年三季度,社區相繼開展了應急安全排查、司法調解、文明樓道創建等活動200餘次,解決群眾最急最懮最盼的問題60餘個,形成了『黨組織有責、在職黨員有為、社區群眾受益』的工作格局。
為了營造在職黨員在小區發揮作用的氛圍,富拉爾基『黨員之家』微信公眾號、區電視臺開闢《在職黨員在行動》專欄,帶動更多的在職黨員主動投身到社區建設中。
開展星級評定強化結果運用
為充分調動全區在職黨員發揮作用,區委組織部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結果運用,將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活動情況作為考察黨員乾部日常表現的重要依據。
社區黨組織每年年底根據各小組長匯報的在職黨員日常表現情況進行星級評定。全年參加活動次數不足4次的在職黨員評為零級;達到4次的在職黨員評為一星級;參加活動次數4次以上或在4次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在職黨員評為二星級;表現突出的活動小組長或連續兩年評為二星級的在職黨員可評為三星級。
由社區黨組織將評星結果『成績單』反饋至在職黨員所在單位,評定結果為零級的在職黨員,取消其評先評優、提拔重用、晉昇職級、評聘職稱的資格;連續三年評定為三星級的在職黨員,優先評聘晉昇,推動在職黨員8小時外管理與單位管理的無縫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