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1月9日訊 收獲完最後一茬黑木耳,尚志市珍珠山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社員林樹國算了一筆賬,使用工廠化生產的菌包,棚室掛袋栽培,比露地擺栽產量高了,增收近兩倍。『指標達到歐盟標准,賺了十多萬元!』林樹國很興奮。
今年,尚志市黑木耳產業再次刷出領跑全國的成績單:全年栽培6.9億袋黑木耳,產量穩居全國縣市領先位置;培育全國最大批發市場,交易額超過150億元,成為全國黑木耳集散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年出口歐盟標准木耳100噸左右,佔大連口岸出口量的60%。
林樹國們在創新發展中獲得更高收益,木耳產業帶動全市農民人均增收6000餘元。尚志小木耳,何以做成大產業?近日,記者前往尚志市,解鎖黑木耳產業量質齊昇的『創新密碼』。
小作坊到大工廠 標准化創新帶來高效益
有20年栽培經驗的林樹國,是在『借棚還耳』『借袋還耳』的政策引導下,嘗試掛袋棚室化組培、針孔開口的栽培,溫、濕、光、風全程可控的標准化木耳棚室,讓他成為最先受益的種植戶。而提供政策引導的,是珍珠山潤澤菌業的負責人王樹海。
作為尚志市重點扶持的3家大型菌包廠之一,珍珠山潤澤菌業引進具有歐盟標准的『食用菌液體菌種菌包機械化生產線』『自動裝袋生產線』,采用『智能化育菌』等現代技術,用大工廠生產替代傳統自制小作坊,工廠化木耳菌包出耳率高,品質穩定,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黑木耳品質。
『工廠化菌包加工,從源頭提高了木耳栽培標准化水平,為種植戶帶來高收益。』王樹海說。
尚志市素有『中國黑木耳之鄉』美譽,是『全國黑木耳主產基地縣』,栽培黑木耳有近60年歷史。但是,農民土法自制菌包、露地擺栽的傳統方式,受自然條件限制,黑木耳產業市場競爭力並不強。
近幾年,尚志市把黑木耳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重點推進,建成大型菌包加工廠3家、小型菌包加工廠11家。通過合作社、大戶示范引領帶動,大力推廣大棚擺栽和掛袋栽培模式,黑木耳栽培實現了從粗放的露地擺栽,向全程可控的棚室化組培轉變,木耳達到歐盟有機標准,提高了產品競爭力和附加值。
建立統一菌包生產養菌、統一栽培管理、統一收購加工、統一品牌銷售模式,近兩年間,尚志市『公司+菌包廠+合作社+農戶』產業化模式逐步形成,食用菌加工企業、菌包加工廠和合作社利用『借棚還耳』『借袋還耳』方式,帶動近500戶菌農進行標准化生產,感受到標准化創新帶來的高效益。
據統計,尚志市已建成木耳大棚3262棟,立體栽培園區15個。今年,《尚志市2020年食用菌產業發展扶持辦法(試行)》出臺,1000萬元財政資金重點扶持棚室建設和專業鎮村發展,新增食用菌園區6個,食用菌大棚300棟。
聚焦規模化集群化 模式創新實現量質齊昇
李桐民,珍珠山鄉木耳種植戶,說起這幾年栽培木耳的收獲,他喜上眉梢,計劃明年再擴大種植規模。『邊學技術邊種植,我的掛袋木耳質量好、產量高,菌包廠直接回收,不愁銷路。』李桐民說。
今年,尚志市被列為全國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示范縣,李桐民所在的珍珠山鄉以及葦河、亞布力、石頭河子等區域,圍繞三家菌業龍頭企業,集中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以規模化、集群化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為李桐民擴大種植規模帶來信心。
『尚志市木耳栽培規模始終居全國前列,但如何實現由分散生產向集約經營的轉變,讓資源優勢變成產業強勢,一直是推動產業量質齊昇的重要發力點。』尚志市委書記楊愛國說。
聚焦規模化,尚志市在具備產業區位優勢、科技人纔優勢、市場流通優勢的東部區域,集中建立黑木耳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專業鄉鎮發展到6個,栽培10萬袋以上的合作社17家、專業大戶57戶,農戶達到2.3萬戶,佔全市總農戶數近三成。
聚焦集群化,尚志市以全國食用菌產業集群建設示范縣項目為牽引,投資7000萬元,以菌業龍頭企業為重點,打造食用菌產業集群。
產業發展,人纔先行。尚志市與東北林業大學簽訂了校地科研戰略合作協議,培養專業人纔,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重點研發越冬耳、元寶耳、白木耳、保健藥用菌等多項新技術,基本形成了集育種、制菌、儲運、營銷、加工、科研、回收利用等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推動黑木耳產業量質齊昇。
數據顯示,尚志黑木耳直接帶動農民年人均增收6000餘元,約佔農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三分之一。
構建產業新體系 經營創新叫響地標品牌
初冬的凌晨,異常寒冷,但在尚志市葦河木耳批發市場,天不亮就熱鬧起來。五六十輛貨運卡車排隊裝車,早晨8點不到,幾十噸黑木耳已經『出發』,銷往全國各地。總經理趙興民告訴記者,全國各地的黑木耳批發商都聚集在這裡『拿貨』;全國各省市出產的黑木耳,也最先匯集到葦河,形成市場定價後,由市場業戶按訂單銷往國內各地市場。
新疆客商牟先生,常年住在葦河。『客戶的訂單,有的要雲南產的,有的要貴州產的,無論需要哪個地區出產的木耳,在尚志都能直接裝車發運,忙的時候,一天發走八九千斤。』牟先生說。
培育全國最大批發市場,葦河木耳批發市場年交易量突破10萬噸(乾品),交易金額達到150億元,已成為全國黑木耳集散中心、銷售中心、價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借助『尚志黑木耳』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尚志市構建黑木耳產業新體系,從供給端到銷售端,形成三產融合發展態勢,叫響地標品牌。
『擁有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市場,為產業未來成長帶來更多便利,農戶種植更有信心。』楊愛國說。
依托經營創新助力,尚志市精准施策進行品牌化營銷,目前,全市食用菌企業綠色有機認證6家,產品認證產量6118噸。棚室有機黑木耳達到『歐盟標准』,形成百噸左右的出口規模。
『下一步,尚志將提昇葦河黑木耳批發市場標准與規模,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建立多層次線上線下流通體系,從黑木耳大市邁向黑木耳強市。』楊愛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