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0日訊 提起克山縣西河鎮和平村的黏豆包,周圍十裡八村都說好吃,連豎大拇指。但和平村的黏豆包生產始終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在農閑時包的黏豆包除了自家人食用外,就是送給親戚朋友。
齊齊哈爾市新聞傳媒中心派駐和平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走訪貧困戶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敏銳地感覺到這是為建檔立卡戶、留守婦女增收的潛在商機。在經過細致走訪調查後,工作隊決定推選和平村三社『天豐家庭農場』負責人李海霞作為致富帶頭人成立扶貧車間,進行黏豆包的生產、加工,駐村工作隊幫忙銷售。
駐村扶貧工作隊將農村特色和致富能人進行有效結合,以此擺脫原有百姓所生產的黏豆包自產自食的狀態,向村民灌輸『貧困戶和留守婦女+市場=致富』的理念,不僅讓生產者在農閑時靠勞動有收益,而且打造了『小園』黏豆包品牌,變『輸血』為『造血』,為建檔立卡戶、留守婦女增加了增收渠道。
為確保萬無一失,不讓貧困百姓受任何損失,工作隊員想盡辦法給予保障。2020年6月,駐村工作隊經多方調研,並與『三全宴』美食機構洽談幫銷。天氣未寒時生產的黏豆包無法儲存且食材容易霉變,工作隊3名隊員自籌資金購置了一臺價值1800元的冰櫃,首批300斤黏豆包產品已經開始預定、制作、銷售,待氣溫降到適合溫度後,扶貧車間今年所產黏豆包預計銷售3000斤以上。
11月1日,和平村三社黏豆包生產現場人頭攢動,8名貧困戶和留守婦女戴著口罩和塑料手套開始包制手工黏豆包。待第一鍋金黃色的黏豆包出鍋後,李海霞告訴扶貧隊員:『咱們包的黏豆包有特色,綠色原料、純手工包制、皮薄餡大,吃著更放心。』
和平村扶貧車間利用3天時間包出黏豆包近300斤,首批黏豆包經駐村扶貧工作隊尋找的銷售渠道投放到市場後,受到了市民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