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11日訊 10月29日,第二屆黑龍江中醫藥博覽會成功落下帷幕。展會期間,雙鴨山市各縣區道地藥材紛紛亮相,參展企業種植的中藥材種子、乾(鮮)藥材和初加工產品,地產人參、蒼術、關防風、白鮮皮等,吸引了各地藥商洽談諮詢,並取得豐碩成果。
走進雙鴨山展位,饒河縣百草園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文慶正在與客商洽談著合作事宜。展會開幕的第一天,就有很多省內外客戶聯系楊文慶購買板藍根、白鮮皮、赤芍等藥材。他邊拿起板藍根邊介紹,『這是大家最熟悉的藥材之一,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咽的作用,受疫情影響,今年的板藍根銷量比往年還要好,目前,已經有很多客戶訂購了大量的板藍根。』談起參展感受楊文慶表示,通過3天的博覽會,結識了不少藥廠、飲片廠和獸藥廠,並與安國聚藥堂藥業有限公司簽訂了50噸桔梗訂單意向合同,結識了亳州中藥材種植協會,與黑龍江鼎元藥業簽訂意向長期供貨防風、桔梗、蒼術協議。通過交談定於會後到合作社藥材基地考察,使他更加堅定了合作社擴大發展中藥材的信心。
雙鴨山林業局有限公司大葉溝經營所種植戶羅鳳權是首次參加博覽會,參加此次博覽會,羅鳳權的目的很明確,在展會上捕捉更多信息,結識更多的藥商,實現更大的資源共享,利用展會平臺把中藥材技術提昇到更高的標准。『我此次帶來了自家種植的十三年林下參產品,經過洽談,已與河北省安國中草藥批發商達成意向購銷合作協議。』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以及具有野生人參特點,讓羅鳳權充滿信心地說。
據市中醫院院長趙金銘介紹,目前雙鴨山市4家政府辦中醫院均被省中醫藥管理局評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此次博覽會設置的養生保健知識宣傳區和中醫醫療服務區,推出的個性化治療膏方、足浴包、防疫香囊、代飲茶等,將極大方便前來就診的群眾,同時也有力地宣傳了雙鴨山市中醫藥特色優勢。
近年來,雙鴨山市立足區域特點和藥材特性規劃產業布局,以標准化建設、規范化種植、產業化經營為重點,建基地、強基礎、育品牌,突出道地特性,強化科技支橕,大力推行『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推進中藥材產業向優勢產區聚集,有力推動了生產方式的轉變和產業化進程。今年,全市中藥材種植面積13.73萬畝,種植品種包括西洋參、防風、板藍根等80餘種。截至目前,中藥材專業合作社已達到19家,比2019年新增4家;初級加工企業4家,比2019年新增1家。四方臺區四合村綠源中草藥種植專業合作社、寶清縣小城子鎮中藥材種植基地等一批示范企業,從土地整理、高標准農田建設、土地流轉、大規模種植方面讓農民收入大幅增加,增收致富步伐明顯加快,使鞏固脫貧成效持續加深。
藥香飄,碩果累。隨著第二屆中醫藥博覽會大幕的落幕,雙鴨山市也將迎來中醫藥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挑戰、新時代,地產中醫藥傳承創新與發展新篇正在展開,中醫藥產業發展將步入『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