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510畝天然氧吧潤澤百湖城
2020-11-12 09:18:29 來源:大慶日報  作者:張幸福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碳中和林地效果圖。

  東北網11月12日訊 510畝『天然大氧吧』加速碳中和,淨化空氣消除『碳足跡』。11月11日,大慶油田馬鞍山碳中和林揭牌儀式舉行。作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指示精神,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而建設的中國石油第一個碳中和林項目,該園林面積510畝,計劃栽植喬木21260株,分兩期完成,將中和鐵人王進喜紀念館2020年和2021年碳排放指標,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貢獻『大慶力量』。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認真履行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等領域國際條約義務,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底,我國對外承諾的碳減排2020年目標提前完成,並已超額完成2030年森林蓄積量目標。今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大一般性辯論講話中提出,中國將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堅決貫徹總書記指示精神,推動綠色轉型發展,全面加強森林碳匯業務發展。大慶油田也積極響應中國石油集團公司號召,安排油田生態資源管理部牽頭,目前中國石油規模最大的全產業鏈綠化企業——大慶油田生態環境管護公司負責碳中和林項目建設,提高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固碳能力,充分發揮林業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功能和作用。

  那究竟什麼是碳中和?負責此次碳中和林建設的大慶油田生態環境管護公司經理楊洪標介紹說,碳指的自然就是二氧化碳,也就是所謂的溫室氣體。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燃燒化石燃料導致二氧化碳含量急劇增加,而這又引發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變暖。個人和家庭日常生活、企業運營都會釋放溫室氣體,釋放的數量被稱作『碳足跡』。而所謂的碳中和,就是讓碳足跡歸零,換句話說,就是讓溫室氣體的增加與減少相等。實現碳中和主要有三種方式,其一是使用各種手段清除溫室氣體,比如植樹造林;其二是減少碳排放,比如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清潔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其三是碳交易,也就是購買某個國家或地區的二氧化碳排放權。碳中和作為一種新型環保形式,目前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大型活動和會議采用。

  根據測算,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每年的碳排放量約為3344噸,為中和這一展館2020年和2021年的碳排放,根據實際情況,大慶油田因地制宜將馬鞍山苗圃地東西壟1#至4#地確定為碳中和林項目建設用地,面積約為510畝,並遵循多樹種、分層次、兼顧生物多樣性原則建設,預計栽植喬木21260株,分兩期完成。

  大慶油田馬鞍山碳中和林也得到了參加揭牌儀式領導和嘉賓的高度評價。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副司長馬大軼說,大慶油田作為中國石油的標杆旗幟,始始堅持『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宗旨,身體力行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文明建設,此次在大慶率先建設碳中和林,必將發揮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大慶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龐鐵力表示,大慶油田一定不負重托,把中國石油首個碳中和林項目建設好、管理好,為落實碳中和目標,推動集團公司綠色低碳發展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