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築夢黑土地 | 激發市場活力!黑龍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6%
2020-11-15 09:02: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在時間的坐標軸上,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黑龍江也提交了一份『十三五』期間的成績單。五年來,黑龍江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讓百姓過上美好幸福的生活。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聯合東北網推出大型系列報道《築夢黑土地》,回望『十三五』,築夢『十四五』,看龍江如何書寫精彩答卷!

  『十三五』時期,全省國內外貿易、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合作質量、效益不斷提昇。

  消費市場潛力持續釋放

  2016-2019年,黑龍江省消費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5.6%。品牌連鎖便利店積極發展,全省20家門店以上企業品牌連鎖便利店共7家,門店總數747個,24小時營業店133個,佔比17.8%。汽車流通快速發展,全省現有品牌汽車銷售場所609家。二手車交易量由2016年的約2萬輛增加到2019年的2.5萬輛,年均增長8.3%。報廢汽車量由2016年的約2萬輛增加到2019年的3.5萬輛,年均增長20.7%。家政服務業穩步發展,哈爾濱報達、齊齊哈爾龍妹等企業被列為國家級家政勞務輸出基地示范企業。

  市場體系建設日趨完善

  全省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含)以上的大型商場27家,5萬至10萬平方米的32家,1萬至5萬平方米的39家。全省農產品批發市場已初步形成以糧食、特色蔬菜為主的農產品集散地批發市場中心群,以糧食、農牧產品為主的北部市場群,以糧食、山特產品為主的東部市場群,以林下產品為主的西北部農產品市場群等4個批發市場群,共有常年性農產品批發市場122家,年交易額100億元以上的6家,形成了1個國家級產地集散中心,7個輻射全國的專業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經營總面積541.4萬平方米,擁有冷庫總面積100.6萬平方米,總容量257.2萬噸,攤位總數3.7萬餘個,年交易額1363.8億元,從業人員7.7萬餘人。

  商貿物流業快速發展

  截至2019年底,全省商貿物流園區(佔地面積30畝及以上)59個,商貿物流企業3147個。社會物流、(批發、零售)企業物流分別佔商貿物流企業總數的90%、10%。哈爾濱、齊齊哈爾成為首批國家城鄉高效配送試點城市,經驗舉措在全國推廣。哈爾濱市列入商務部供應鏈體系建設試點,獲支持資金8000萬元,已對17個試點項目撥付資金4134.31萬元。

  市場供應體系逐步健全

  市場監測體系不斷加強,生活必需品、生產資料、信息泵等市場監測系統建立並進一步完善,監測樣本企業達到1562家。13個市(地)開通了商務預報平臺。哈爾濱、牡丹江全國肉菜等重要產品追溯體系試點示范城市建設積極推進,建成了市級城市重要產品管理平臺,實現肉類、蔬菜流通信息化追溯節點企業407家。應急調控能力不斷強化。修訂完善《黑龍江省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建立健全應急聯系機制。豬肉、蔬菜等地方儲備建設不斷加強,市(地)級豬肉儲備達到3450噸,哈爾濱、牡丹江等市(地)市級冬春蔬菜儲備達到10120噸。

  現代流通方式發展強勁

  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由2016年的1945.8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3206.5億元,年均增長18.1%;網絡零售額由2016年的148.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489.2億元,年均增長48.9%。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慶電子商務產業園等5個園區成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七臺河市電子商務產業園、哈爾濱綠色食品電子商務產業園等9個園區成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全省電子商務產業園區(孵化器)達到125個,入駐企業3495家,帶動就業2.4萬人。自建電商平臺建設積極推進,有力促進農村電商應用和農產品上行。推動建立黑龍江省電商扶貧聯盟,助力脫貧攻堅。2019年全省實現農村網絡零售額138.7億元,增長51.6%,實現農產品網絡零售額32.5億元,增長20.6%,農村地區網絡零售活躍店鋪9.5萬個。31個縣(市)成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市)建成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29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199個、村級服務站點2800個,縣級物流配送中心31個。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