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來自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的消息,前三季度,黑龍江省縣域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985億元,同比下降0.4%,高於全省1.5個百分點;縣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現162億元,同比下降1.2%,增速高於全省13.1個百分點;地方稅收收入實現89億元,同比下降9.9%,增速高於全省8.4個百分點。

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省委、省政府制定出臺《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黑龍江省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考評獎勵實施方案》,對縣域經濟發展作出制度安排。各地不斷健全機制,構建起上下貫通的工作體系,實現了省級抓統籌、市級抓推動、縣級抓落實,各級協調聯動、齊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組織引導各地立足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不斷壯大工業總量、提昇工業層次,加快培育壯大財政貢獻大、吸納就業好、綜合實力強的主導產業。堅持把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圍繞把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打造成第一支柱產業的要求,引導各地開展精准招商,瞄准縣域『頂天立地』的大項目建設,全省謀劃生成『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省級重點產業項目241個。

各縣域不斷培育發展骨乾企業,黑龍江省共培育生成49家十億級骨乾企業,在拉動縣域工業增長上發揮出重要作用。同時,提昇園區平臺集聚效應。全省63個縣(市)有75個經濟開發區,其中,國家級經開區2個(賓西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林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邊合區1個(綏芬河邊境經濟合作區)、省級經開區72個,每個縣至少有一個省級以上開發區。
結合黑龍江省縣域經濟工作實際,制定並認真實施全省縣域經濟『一圖一表一評價』工作體系,逐步濃厚了爭先晉位、比學趕超、大乾縣域經濟的熱潮和氛圍。
按季度對全省各縣(市)『4+1+N』項指標進行數據調度,采取無量綱化方法分別對數值和增量進行打分排序。按季度舉辦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擂臺賽』,省政府分管領導進行分析講評、指導部署,組織縣域經濟發展的階段先進典型單位圍繞突出工作進行視頻匯報,排名暫時靠後的縣進行表態發言,相關省直單位進行針對性點評,讓『標兵』露臉受獎,讓『後進』紅臉出汗,促進各縣(市)形成爭先晉位、奮力趕超的濃厚氛圍。這些措施,都有效促進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