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4日訊 11月中旬,當記者走進克東縣玉崗鎮新合村的鑫合湖羊養殖合作社,看到了溫暖整潔的羊捨裡,500只湖羊膘肥體壯,正悠閑的吃著草料。
這個合作社是新合村養殖大戶領辦的扶貧產業,也是內蒙古杜美牧業的種羊繁殖基地,采取『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帶動貧困戶致富增收。
『建檔立卡戶帶羊入社、帶羊入股,合作社負責全鏈條管理經營,年底去除養殖成本和合作社後續發展基金後進行分紅。』合作社理事長丁軍介紹,合作社和建檔立卡戶按照7:3的比例籌資購羊,今年入欄母羊500只,預計到明年湖羊存欄可達1500只。
『把羊交到合作社托管比較省心、放心,我自己還在合作社打工,也能再多一份收入。』新合村建檔立卡戶趙長林告訴記者,他在合作社主要負責打掃衛生和喂羊,一個月有2000元的收入,而且合作社的工作時間沒有嚴格的規定,只要合理地安排時間,既能做好合作社的工作,賺到錢;又能夠把自家的農活打理好,兩不誤。
趙長林帶30只湖羊入社,一年下來能有2萬多元的分紅,再加上合作社務工的工資和土地的收入,一年下來賺八九萬不成問題。對他而言,脫貧的目標已經實現,致富奔小康也不再遙遠。
在克東縣,越來越多的建檔立卡戶像趙長林一樣搭乘了湖羊養殖『順風車』,通過養殖湖羊『發羊財』。
近年來,克東縣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兩牛一豬』產業不斷壯大。為更好地幫助群眾增收致富,今年,克東縣結合本地實際,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將養殖湖羊列為鞏固脫貧成效、促進百姓增收、實現產業振興的又一有力舉措。
『湖羊養殖具有投入小、市場穩、效益高等特點,通過規模養殖,為群眾短效增收致富提供支橕,為鄉村產業振興發展提供助力。』克東縣扶貧辦主任辛靈志介紹,縣裡積極促成養殖合作社與內蒙古杜美牧業的溝通對接,充分利用杜美牧業提供的湖羊養殖技術、管理、培訓等方面的支持與服務,吸引更多養殖戶參與合作。
克東縣還適時調整政策補貼,激勵農戶參與養殖、穩定增收。建檔立卡戶及邊緣戶利用自己現有羊捨養殖的,每只基礎母羊補助800元,每戶補助上限不超過20只;帶羊入場,委托新型經營主體和大戶進行代養,每只基礎母羊補助500元,每戶補助上限不超過10只;集中到原扶貧資金投入養殖場進行養殖的,每只補助1000元,每戶補助上限50只。
目前,克東縣已建成7個湖羊養殖合作社,還有8個湖羊養殖合作社正在籌建中,預計全部建成後,湖羊存欄將達到8000只,到明年年末,全縣湖羊存欄將超過2萬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