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及黑河支線工程正式實現通氣;黑龍江大橋公園及觀光塔、大黑河島島頭生態廣場、中國璦琿國際汽車營地、璦琿—騰衝中國人口地理分界線主題公園、城市道路改造、二次供水改造提昇等項目建成投入使用;黑龍江大橋口岸聯檢設施項目主體工程完工,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90%,北安山口水庫供水工程年底可實現供水,中俄跨境索道項目開工建設,黑河智慧城市項目一期工程開工在即……黑河市百大項目建設結出豐碩成果,百餘個重點項目建設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生動展示著發展與活力。
年初以來,黑河市貫徹落實省政府『抓項目、抓投資、抓招商』工作要求,把經濟發展的著力點放在項目建設和擴大投資上,搶抓『三區一市』、承辦全省旅發大會等多重機遇疊加的發展黃金期,狠抓項目謀劃儲備、招商引進、落地建設,把項目建設作為落實『六保』任務的關鍵之舉。
截至目前,全市145個百大項目全部開復工,開復工率100%,完成投資111.5億元,投資完成率97%。
堅持『質量+規模』雙提昇實現百大項目計劃有序
去年9月份即開始謀劃2020年『百大項目』建設計劃,按照『加快建設一批、促進開工一批、前期儲備一批』的工作要求,確定了145個市級百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115億元,較上年增長17%,黑河市牽頭推進的省百大項目22個,年度投資43.1億元,較去年增長139%,實現省市百大項目數量和年度投資的雙提昇。
145個百大項目涵蓋了產業培育、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等重點領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橕作用進一步增強。聚焦產業增動能,重點推進以『極境寒養』為品牌的黑河綠色有機農產品加工,以多銅二期、東安金礦擴能為代表的礦產開發,以新絲路跨境木材、月星跨境物流樞紐區為龍頭的進出口加工服務,以黑河寒區試車產業園、鄉野公園二期為牽動的旅游康養試車等特色產業。聚焦基建強基礎、民生補短板,重點推進北黑鐵路昇級改造、五湯公路沾河至大平臺等交通項目;山口水庫供水工程、高標准農田等農田水利項目;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餐廚垃圾處理等市政公共服務項目;黑河學院體育館、嫩江市中醫醫院改擴建等民生項目。
堅持『謀劃+招商』相結合實現百大項目生成有道
圍繞對接國家和省重大戰略和產業布局以及自貿片區、興邊富民試點市等重點領域,謀劃儲備重點項目641個,總投資2333億元。依托謀劃項目實施精准招商,在項目謀劃階段就注重招商針對性,形成接續不斷、滾動實施的投資和項目儲備機制。
一方面推進謀劃項目對接企業投資需求,從已落戶的大企業和完工的項目中,延伸挖掘後續配套項目。今年推進的百大項目中,有為多寶山銅礦整體開發項目提供礦石粉碎原料的華民鋼球項目,為完達山、宜品等乳業集團提供包裝材料的大滿鐵罐加工項目,也有利用象嶼金谷玉米淀粉生產副產品建設的玉米浸泡水項目。另一方面推進謀劃項目對接政策導向,謀劃儲備一批政府投資項目,為向上爭取打好基礎,並積極引入社會資本,以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為原則,共同開發建設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目前,省交投集團承建的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中國璦琿國際汽車營地項目已全面落成並投入運營,參建的北黑鐵路昇級改造、五湯公路沾河至遜克大平臺段旅游公路、無人駕駛與智能網聯測試場、孫吳縣四季屯煤礦(5區)勘查項目正式啟動。邊民互市貿易加工產業園區、遜克通用機場等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中,今明兩年有望陸續實施。
堅持『開工+投資』雙率目標實現百大項目推進有果
年初,市政府制定了《2020年全市百大項目推進工作方案》,重點抓項目開工、投產和投資完成率,成立全市百大項目建設指揮部,對145個省市百大項目全部實行市領導包保、1+1雙牽頭責任制、專班推進和駐場服務員制度。針對黑河市有效施工期短、今春回暖快的特點,搶前抓早,鉚定『開春即開工』關鍵節點持續發力,5月6日,在黑河主會場和各縣(市、區)分會場同步舉辦全市開春即開工項目建設集中啟動儀式,當天集中開工的省市百大項目達到92個,帶動46個縣級重點項目同步開工,開春即開工取得積極成效。
進入開工季以來,對百大項目實行『旬調度、月通報、季總結、實時溝通』機制,市政府每10天調度一次百大項目建設情況,主要領導定期召開月度調度會和季度總結會,通報百大項目進展情況和存在問題,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形成項目推進的高壓態勢。對百大項目實行分類管理制度,將主要精力集中到開工時間不確定、投資進度緩慢的項目上,針對前期手續、資金撥付、項目開工、投資入庫等問題逐個項目研究解決方案,形成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常態化抓開工、促進度、擴投資的推進機制。
堅持『督導+服務』雙管齊下實現百大項目保障有力
緊緊抓住項目責任方和投資方兩個項目推進的關鍵主體,有針對性開展跟蹤督導和服務,發現項目問題第一時間加以解決,推動開工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程量。
年初以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各地實地調研,現場查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遜克縣東安金礦擴能、北安市第一人民醫院改擴建、旅發大會觀摩項目等省市百大項目建設情況,督導各級各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推進百大項目開復工。加大對項目年度計劃督查力度,145個省市百大項目逐個項目落實推進計劃和項目管理臺賬,實現項目推進掛圖作戰和臺賬式管理,動態掌握項目建設情況,嚴格按照時間節點、路線圖推進。完善日常督導機制,組織市發改委和兩辦督查室赴各縣(市、區)聯合開展專項督導,針對未開工和進展緩慢項目列出問題清單,督促各地采取有力措施加快項目建設。
全面落實百大項目一會三函、容缺受理,以及疫情期間減程序、減環節、減時間、減接觸『四減』原則,將百大項目全部納入綠色通道管理。對北黑鐵路改造昇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河寒區試車高科技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由市領導掛帥,市直分管部門和縣(市、區)黨政一把手具體推進,並配備一名處級領導24小時專職服務,各職能部門提前介入,從項目落地到開工的審批事項逐個分解,可以簡化的盡量簡化,能夠容缺受理的先行批復,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為項目盡快開工提供最大便利條件。疫情防控期間,推行百大項目承諾開工制,出臺《黑河市本級百大項目開復工方案》,簡化中俄東線天然氣黑河支線工程、中俄風情園改擴建等項目開復工手續,確保項目按期復工。按照減接觸、提效率的原則,各級審批部門通過網上辦公、線上審批的方式,積極推行『不見面』審批。對部分市政設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及文教衛生等民生項目,審批環節適當簡化,采取『先審批,後補件』的靈活方式,確保項目加快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