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自貿區黑河片區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邊境倉、中繼倉、前置倉之間數據集成『多倉聯動』集運模式,打通了進出口雙向通道,實現貨物的互聯、互通、互動,形成了中俄跨境電商產業合作新格局。
長期以來,面向俄羅斯市場的跨境電商物流時效性不強,尤其是進出口跨境電商包裹一直存在費用高等問題,且利用大數據分析帶動進出口貨物分撥業務始終缺乏高效有序的協同體系,始終制約著中俄間跨境電商產業發展。自貿區黑河片區主動研究優化對俄羅斯物流時效、降低物流成本,培育形成了跨境電商『多倉聯動』集成集運新模式,規劃布局了海外倉、邊境倉、中繼倉和前置倉,打通了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間的鏈接,境外貨物通過海外倉集貨功能並與境內邊境倉和中繼倉實現快速聯運,使黑河市與俄布市之間一天內完成快速通關。
自貿區黑河片區依托黑河跨境電商園區核心功能區打造『邊境倉』,提供電商運營、倉儲物流、集疏運服務;在境外俄布市搭建了『一中心四海外倉』,提供海外倉儲和配送分撥支持;借助俄品多等企業產品網絡以及擁有1800家代理商的豐泰公司糖果產業鏈,在北京、上海、沈陽等中心城市設立了各類專業中繼倉,其他商品匯集地設置前置倉,形成『多倉聯通』的物理基礎設施通聯體系。利用黑河口岸快速通關優勢,電商企業利用園區提供的邊境倉清關集貨,利用中俄兩國國內的物流體系將商品經『多倉』物流體系流轉分撥,有效降低了企業風險和物流成本。現已形成以出口商品集貨為主要特征的境外電商公共服務平臺基礎框架。通過建立『多倉連接』跨境數據集成信息化系統,經過大數據分析,基於數據分析,建立數據化管理模式,分配商品各倉之間流動需求,將進出口預售貨物通過前置倉有效配置到邊境倉、海外倉、中繼倉,實現高效倉儲集疏,實現了跨境數據與跨境產業的直接關聯,推動了區域跨境產業集群發展。
這一新模式有效破解了中俄跨境電商物流貨物集運和時滯難題,推動了邊境區域內跨境電商產業合作。利用海外倉解決了中國出口貨物在俄羅斯集散、調節產品流通環境中的難題;利用前置倉、邊境倉解決了進口商品在中國集貨的問題、口岸城市快速物流時效性不高的問題,有效改善了進口俄羅斯商品抵達國內的時間效能;利用中繼倉有效解決了片區內企業在國內延長產業鏈條、提昇產業集聚度能力的物理接駁設施難題,進一步提高進口商品物流效率。在出口方面,為出口跨境電商企業降低商品出口滯銷風險,有效提高出口企業物流中轉效率,降低了出口企業物流成本。在進口方面,推動形成進出口雙向通道,加快產業集聚,提高B2C的銷售物流時效性。
下步,黑河片區將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擴大『多倉』布局的覆蓋面和規模,擴大出口商品集貨能力;引入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開發運行跨境電商服務網,逐步完善線下支橕體系,形成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分撥配送平臺;開通國際包裹線路,建設對俄電商出口主要陸運物聯樞紐中心和中國北方俄羅斯進口商品門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