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6日訊 為確保『十三五』圓滿收官,嫩江市把握發展的『時』與『勢』、找准發展的『位』與『責』,瞄准打造『一城兩都三市』目標不動搖,深入抓好百億級大豆、百億級產業兩個主導產業和現代商貿物流、新型清潔能源兩個特色產業不松勁,到今年年末,將持續鞏固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排頭兵的良好勢頭。
嫩江市緊盯投資完成率、資金到位率,以百大項目為重點,著力破解要素保障問題,加快推進民生、重大基礎設施、旅游、房地產、物流等項目建設速度與質量『雙提昇』,做好百大項目動態調整,對建設條件成熟的項目及時納入全市百大項目建設,對不能開工建設的項目及時進行替換,最大限度保證項目順利實施。聚焦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發展優勢,強化招商引資上項目,完善『專班+園區』和『目標+考核』的招商引資新機制,發揮好大型展會、推介會、洽談會平臺優勢,推動意向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努力實現數量、體量、質量『三跨越』。同時,全面深化與中儲糧北方公司、北大荒集團九三分公司合作共建,加快生成大豆產業園、大豆交割庫等項目。
為進一步做好農業大文章,嫩江市立足減災抗災各項工作,紮實做好糧食收購倉儲准備,確保有錢有庫收糧、有人有車運糧。加強糧食保管,指導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民管好糧、不壞糧。持續鞏固擴大農業綠色發展成果,做大做強『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擴大『極境寒養』區域公用品牌影響力,力爭年底前全市綠標申報完成150個以上,推進綠色農業向品牌農業、綠色有機功能性物產向綠色有機食品、飲品、保健品昇級。切實發揮好『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作用,進一步激發農民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的潛能,大力發展中小型農副產品加工和農村電商、鄉村旅游等新經濟新業態,充分吸納農民就業,促進由冬閑向冬忙轉變。
嫩江市堅持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改進提昇產品結構和服務質量,積極引進淘寶、京東等知名電商平臺與本地企業開展合作,深入開展『龍江帶貨官』活動,精心打造『情滿嫩江』直播平臺,強化電子消費券、打折促銷等措施,讓更多的網友為嫩江綠色農產品『買單』『點贊』。加快推進栗象現代農業服務綜合體、地鐵北站、時代廣場、商貿城、新一百等商貿物流傳統消費復蘇,規范引導『夜市經濟』『社群經濟』『地攤經濟』活躍發展,積極培育健康生活、在線教育等新興熱點,有效擴大內需、拉動增長。通過各種措施有力推進,確保今年『十三五』圓滿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