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慶
搜 索
外地游子重回故裡點贊家鄉美 退休後想回家養老
2020-11-30 10:23:51 來源:大慶晚報  作者:張登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1月30日訊 『當你老了,走不動了,爐火旁打盹,回憶青春……』

  遠在克拉瑪依工作的李海燕說,一聽到這首歌,就會設想,自己老了時一定要回到故鄉那個安靜美麗的小村安度晚年。

  今年32歲的李海燕,老家在大同區雙榆樹鄉雙榆樹村蒙古屯。說起從前的老家,李海燕的印象是:雜草叢生,蒿子沒人;夏天一下雨,土路變得泥濘不堪,出門一腳泥;蚊蠅在充斥著牛糞味的空氣中撲面而來。冬天出門,坑坑窪窪的雪路溜光?亮,走起路來深一腳淺一腳的,溜滑。

  遠在他鄉工作的大慶姑娘李海燕

  夏日的蒙古屯宛若一幅清新優美的田園畫

  花香飄滿衣,人在畫中游

  落日餘暉裡享受小村特有的靜謐

  『那時,我暗下決心,一定要通過努力學習,改變命運,離開這窮鄉僻壤。』

  2007年,李海燕終於如願考上了東北石油大學。畢業後,她來到新疆克拉瑪依油田工作,每年只有在春節假期纔能回到老家住上幾天。雖然也能感受到家鄉的變化,但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凍的,老家並沒有驚艷到她。

  而去年夏天休假回家,徹底改變了她對老家的老印象。

  2019年8月,李海燕回老家休產假。隨著車子慢慢駛入小村,她發現,迎接她的不再是沒人的蒿草和漫天的蚊蠅,而是一路怒放的鮮花和迎風飛舞的彩蝶。

  『這是我的老家嗎?』李海燕有點兒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在老家,我開心地住了一年。夏天時,我最愛做的事兒,就是坐在院子裡的臺階上眺望遠方,看紅花青草、綠水藍天,享受恬淡悠閑。』李海燕像詩人一樣傾吐著心中的喜悅,『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真能讓人忘記一切生活的壓力和煩惱。』

  一有時間,她就帶著寶寶漫步在鄉間小路上,路兩旁鮮花綻放、綠樹成蔭,吹著柔和的夏風,聽著親切的鄉音,感覺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甜蜜。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小村的恬靜安然、鄉親們的親切淳朴,讓李海燕不禁想起了這首宋詞。她說:『這些年來,頭一次在夏天回老家,這種世外桃源般的感覺,真是完全顛覆了兒時的記憶。』

  小村美了,小家也富了。

  李海燕的父親是個頭腦靈活又肯乾的人。從2000年開始,他就嘗試著種植藥材,試種成功後,他還帶動村民一起種植,脫貧致富。

  如今,小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的日子也越來越好。

  小村的變化為什麼如此巨大?屯長王樹利對這一問題最有發言權了。

  從2016年開始,村裡吹響『美麗鄉村建設』的衝鋒號,向亂倒垃圾、不講衛生陋習發起『猛攻』。用一個個實招開路,清走了一座座垃圾山,像城裡一樣在路邊設置了垃圾箱,土路變成了紅磚路,路兩旁種上了花花草草……村容村貌大變樣。

  『其實,這一切要歸功於黨的好政策,精准扶貧政策的實施,讓村民看到了希望,擺脫了貧窮,人也有了精氣神。』王樹利說,『以前老百姓的溫飽都成問題,哪兒還有心情搞環境衛生呀!』

  如今,徜徉在鄉村小路上,沈浸在小村的靜美中,李海燕仿佛忘記了這就是曾經那個破敗不堪的小鄉村,仿佛也忘記了回城的日期。

  今年8月份,李海燕的假期結束了,但她一點兒也不想離開這裡。

  『家鄉的變化太大了,這裡有湛藍的天空、清新的空氣、如畫的美景,還有熟悉的鄉音……』她說,『現在為了工作沒有辦法,只好離開。都說葉落歸根,等我退休了,一定要回老家來養老。』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