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近日,全國『最美公務員』評選結果公布,黑河嫩江市聯興鄉黨委書記沈淼榜上有名。在駐嫩江市海江鎮曙光村扶貧的6年裡,她憑著一股『磨』勁,將群眾的冷暖放在心頭,將職責和使命扛在肩頭,收獲了百姓的愛戴。

盡管已經走上新崗位,可在沈淼心裡,曙光村就是她的家,讓她放心不下的,依然是村裡的幾個貧困戶。一有空兒,她就回來看看大伙兒。圖片

在79歲的梁琴家裡,一看到沈淼來,老人激動地拉著她的手,捨不得放開。正是因為沈淼一趟趟溝通協調,老人纔告別了瀕臨倒塌的泥草房,住上了現在的暖屋子。


當初,沈淼剛來到曙光村的時候,情況可不是這樣。除了質疑的目光,破敗的村落、貧窮的狀況,也給沈淼來了個下馬威。

沈淼說:『當時心頭一沈,村裡的基礎設施非常差,路都是土路,然後沒有文化廣場,沒有扶貧產業項目,也沒通自來水,包括房屋好多都是泥草房,村集體沒有積累,還欠外債。』

面對這樣一個爛攤子,倔強的沈淼帶領工作隊員,使出了『磨』功夫,利用半個多月的時間,跑遍了三個自然屯的747戶,從危房改造、修煙囪,到更換假肢、報銷醫療費,硬是『磨』熟了31戶貧困戶。為要項目、籌資金,她又把市裡的相關部門挨個『磨』一遍。6年時間裡,沈淼累計爭取項目資金2000多萬元,硬化巷道7.86公裡,文化廣場、路燈、衛生室悉數建成,曙光村煥然一新。

沈淼說:『我比較執著,這事我就必須得做成。到處跑、到處要、到處求,以至於現在嫩江市裡的交通局長,看到我就說」我現在已經落病了」。』

想讓曙光村真正見亮,必須得有穩定的『來錢道兒』。沈淼多方考察,為村裡引進了滑子蘑種植項目。疫情期間,挺好的產品面臨滯銷,沈淼想方設法將40多噸滑子蘑全都賣了出去。如今,在沈淼的努力下,曙光村的31戶貧困戶全都脫貧,走上了致富路。

沈淼說:『我看見路修好了,路燈亮起來了,廣場修好了,廣場舞跳起來了,大家收入增加了,我就覺得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最有效的體現,我覺得就特別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