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固投增速強勁 蓄能城市轉型
2021-01-02 08:57: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文天心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1月2日訊 2020年前11個月,七臺河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到47.7%,領跑全省。其中,產業項目投資佔比過半。

  七臺河市堅持『項目為王』理念,把項目建設作為主戰場,緊扣目標衝、創造條件上,迎著困難乾,在項目推進上創造了『七臺河速度』。

  今天的投資,就是明天的產業和民生福祉。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強勁,為七臺河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積攢了強大後勁。

  年度計劃投資13億,至2020年12月23日已完成投資23億。這個驚人的數據來自位於七臺河市江河經濟開發區的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制藥項目。

  『10月份施工黃金期,我們平均每天拿出1000萬元用於設備訂購、安裝、加工和土建。』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馬融說。

  近年,七臺河市『換道超車』,大力發展『六大產業』。生物醫藥產業是七臺河市的主攻方向之一。

  經過不懈努力,七臺河市於2019年成功引進聯順生物制藥項目,將其視為新的立市項目。

  投資實施這一項目的北京泰銀集團是一家致力於原料藥、預混劑和飼料添加劑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銷售網絡輻射國內30多個中心城市及國際主要銷售市場,遠銷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

  泰銀集團在七臺河市注冊成立了黑龍江聯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120億元的聯順項目是以發酵類原料藥為主的生物醫藥項目,建設規模發酵體積10萬立方米,分兩期共6年完成建設。

  『按目前的建設速度,我們一期工程的2條生產線將在今年7月投產,其餘生產線也將陸續投產,年底可達2000噸產能,實現產值5.2億元,上繳稅金3000萬元。預計2022年可實現產值收入24億元,上繳稅金1.2億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年可實現產值收入約242億元,利潤53億元,上繳稅金約16億元,安置就業5000人。』馬融說。

  聯順生物制藥項目的推進,很大地帶動了七臺河當地的就業。隨著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2020年6月起,聯順生物公司工地上經常性有1500人同時施工。進入冬季施工期,工地上仍然有七八百人在施工。『今年企業的生產用工將達到2000多人。』馬融向記者介紹說。

  為了配合聯順生物制藥項目的需要,七臺河市職業技術學院開設了生物制藥相關專業,定向為聯順生物招培技術工人。聯順生物招錄的600餘名工人已分批派到公司生產基地培訓。

  一個項目可以帶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可以帶動一座城市。可以想見,聯順生物制藥項目投產後,包裝、物流、運輸等相關下游產業勢必跟進,項目帶動效應將更加顯著。

  江河園區掀『後浪』

  近兩年,七臺河人的目光越來越聚焦到市區東部。

  那裡有一片土地承載著七臺河市產業布局調整和加速經濟轉型發展進程的歷史重任,就是『江河園區』。

  2020年6月,由七臺河市與廣東省江門市共同建設的江河融合綠色智造產業園區昇級為黑龍江江河經濟開發區,被當地人稱為『江河園區』。

  昇級後的『江河園區』是省級開發區中的『後浪』,是我省東部地區唯一以化工專業作為發展定位的省級經濟開發區,是七臺河轉型發展的重要戰略支點。

  園區是項目建設的載體和產業集聚的平臺。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園區承載力是承接產業轉移的前提。

  七臺河全力以赴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進度,努力提昇園區對項目集聚的吸引力。

  為保障園區基礎設施能夠盡快投入使用,七臺河市向省級部門爭取發行債券,啟動了園區內三條主要道路和污水處理廠、淨水廠等建設工程。

  2020年11月8日,省百大項目、江河園區污水處理廠項目25個單體工程主體完工。2021年7月,項目一期按計劃投產後可日處理污水6萬噸,將為園區內企業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橕。

  圍繞園區產業發展規劃,七臺河市全面開展招商活動,聯順生物制藥、華夏一統復合肥、紫頂光合合成油、辰能生物質熱電聯產、博達生物科技等項目相繼落戶園區。江蘇、山東、遼寧等地的生物醫藥企業考察後紛紛表達了投資意願。

  園區藍圖繪就,項目建設加速,幾千名工人湧來,江河園區所在的茄子河區中心河鄉『火』了。

  飯店、旅店、超市生意火爆,夏季的燒烤店營業到半夜;鄉政府所在地房價每平方米上漲200多元,平房價格漲的更多;銀行、信用社存款數額劇增;本欲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在家門口就找到了工作;十裡八村活躍著眾多的『秸稈經紀人』,收購農戶手裡的秸稈後以每噸200元的價格賣到辰能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解決了全鄉近10萬畝玉米所產秸稈的處理難題。

  鄉黨委書記鞏固認為中心河鄉『抓到寶』了,准備依托園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讓中心河鄉更『中心』:與聯順公司合作建設藥品包裝項目,與辰能公司合作建設秸稈加工企業;建設餐飲服務民俗一條街,接待企業員工和外來投資務工者……

  打造城市『新名片』

  七臺河的項目投資越來越注重城市轉型的生態、民生、文化需求,越來越注重滿足群眾的獲得感。

  站在桃山湖畔的短道速滑冠軍館頂層向西眺望,冠軍橋飛架南北,冠軍灣建設粗具規模。

  2019年7月,總投資11億元的桃山湖壩下綜合治理項目啟動建設,在最大限度保障水利行洪、濕地保護、生態建設基礎上,植入冠軍文化、休閑體驗等景觀元素,打造『一軸兩廊六帶多節點』生態圈,整體提昇桃山湖壩下倭肯河濕地生態環境,打造七臺河城市名片。

  項目建設方、七臺河市建河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寶生告訴記者,目前冠軍橋已竣工;項目主體工程全部建設完成,附屬工程清淤正在進行。『受疫情影響,直到6月纔恢復正常施工,錯過了今年的植樹綠化季,只能等明年補種。明年夏天整個工程結束,來這裡一定會讓你流連忘返。』

  濕地生態為基底,生態與文化交相輝映,冠軍灣、萬塘葦海、十裡花海、千島濕地、丘海花園、漁海野營六大景觀區、具有城市休閑功能的生態文化濕地公園將成為七臺河的新地標。

  教育是民生之基。以抗聯英雄周保中將軍名字命名的保中學校項目是七臺河大手筆民生投入。

  作為省百大項目,保中學校項目是七臺河市政府教育民生一號工程,是市區內首個九年一貫制學校,是七臺河市設計標准最高、建設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的一所基礎教育學校。

  項目總投資1.3億元,總佔地面積4.45公頃,總建築面積34070平方米,小學部、初中部、藝體館、綜合樓、標准400米田徑場、看臺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項目計劃於2021年8月竣工,目前小學部、中學部、體育館、綜合樓、體育看臺主體已經封頂。

  一所設施先進、功能齊全的現代化新學校即將矗立在七臺河市民面前,成為廣大學生家長的新期待。項目周邊的房價已經上漲,在建樓盤一房難求。

  保中學校項目負責人相海昌告訴記者,落成後的新學校將總設教學班54個,總增學位2550個。打造九年一貫制足球、冰雪特色學校,建設智慧校園,構建未來學校,逐步成為管理規范、質量一流、特色鮮明、省市具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學校。『這所由政府傾力打造的優質教育工程,會讓一代又一代在這裡就讀的孩子們引以為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