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6日訊 『十三五』時期,全市政法機關提出並始終堅持在全省政法大局中找站位、在全市發展大局中抓重點的『兩個大局』思路,著力提昇黨委政法委統籌協調、政法戰線協同攻堅、政法隊伍改革創新『三種能力』,持續狠抓平安大慶、法治大慶、智慧政法和『鐵人式』隊伍『四項建設』,統籌推進了一系列關乎長遠的大事要事,成功化解了一系列罕見少有的急事難事,相繼辦成了一系列利民惠警的實事好事,推動我市政法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實現新跨越、譜寫新篇章。
這五年,堅定不移服務『排頭兵』戰略,保駕護航的政法價值得到全新體現——
標杆、旗幟、爭排頭,是大慶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品格,也是時代賦予大慶的使命擔當。全市政法機關緊緊扭住『建設百年油田、打造工業強市』的核心要務,持續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加油助力。
全力跟上轉型發展『四重奏』步伐。確保市屬國企改革、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等『重組要素』改革的平穩實施,擔當問題『大棚房』整治、河湖『清四亂』、違建別墅清理等『重塑環境』攻堅任務,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
全程保衛『工業強市』進程。妥善處置了一批因鄰避問題、福利待遇等引發的群體性事件,保障了沃爾沃、豫港龍泉、『550』等重大工業項目建設投產,為大慶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擦亮了平安底色。
全面護衛『百年油田』戰略。累計取締非法涉油窩點956個,收繳被盜原油2.7萬噸,為企業挽回直接經濟損失7600餘萬元,打擊行動覆蓋東北三省一區;涉油犯罪同比『十二五』減少81%,竊水、竊電、竊氣犯罪大幅收斂,『管線栽閥』基本絕跡,大慶經濟『壓艙石』穩中向好。
全系統融入東北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創建計劃。政法領域馬上辦、一次辦比率全市靠前,『辦事不求人』改革進入全省前列。率先在全省成立地市級破產管理人協會,應用智慧破產審理系統,『辦理破產』指標在第三方評價中位列地級市第一。公安『四個全城通辦』等『放管服』經驗受到國務院督導組表揚,法院『百家企業進法院』活動被省級媒體關注報道,市檢察院國有資產保護、含油污泥治理等大慶特色公益訴訟得到最高檢肯定,市司法局60周歲以上老人辦理遺囑減免收費及農民工申請拖欠工資、信訪事項免費辦理公證獲得群眾好評……一系列政法便民利民舉措,為大慶在『2019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指數評價報告』和東北『三省一區21個城市營商環境試評價』中居東北地級城市首位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全面投入艱苦卓絕的『抗疫情、穩經濟、保民生』斗爭實踐。全市1.1萬政法乾部職工全警動員、全程參戰、全力以赴,駐守全市重要卡口、配合人員流調、排查場所車輛、打擊涉疫犯罪、維護社會秩序、化解糾紛隱患,全面開展線上線下政法服務,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全市監管場所保持管理、防疫『雙安全』,為大慶實現『正增長』目標和社會大局持續穩定作出重要貢獻。
這五年,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平安大慶建設開創全新局面——
平安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是改革發展的基本前提。全市政法機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五個安全』的重要指示,有效應對大慶轉型發展面臨的風險挑戰,將『平安大慶』打造成為一張亮麗名片。這五年,是大慶歷史上最安全的五年之一,群眾安全感、滿意度昇至98%以上。
堅決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僅『三年攻堅戰』就打掉涉黑涉惡團伙(集團)66個,查扣『黑財』6.83億元,處理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396人。全國掃黑辦督辦的綏化范玉涉黑案、牡丹江陳志偉涉黑案,市掃黑辦督辦的原曉冬、叢方宇、王生等『套路貸』黑惡犯罪全部審結,大案要案辦理經驗被省法院推廣、《中國審判》刊發。率先打響北方地區集群打擊『套路貸』第一槍,相繼破獲一批跨省、跨境的涉賭、涉毒、涉網、食藥環等大要案件開創大慶歷史甚至全省、全國先河。年均刑事立案較『十二五』下降50.2%,八類主要案件實現『20連降』。
全面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全省首家應用『視頻大數據系統』和AR全景實戰系統,實現城區高空視頻接力。昇級改造寄遞物流、散裝汽油等系統平臺,實現對重點危爆物品全流程視頻監管。『護校安園』『帶子護學』等創新做法在全省推介。全省首家成立網警分局,被評為全國打擊網絡違法犯罪情報支橕點。全省率先啟用酒駕管理系統,開展『一盔一帶』『冬季護游』『減量控大』『停車難』等問題整治,生產安全事故、交通亡人事故、火災亡人事故實現『三個下降』。
創新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的平安載體。人民調解『4543』大慶模式推向全國並昇級到2.0版本,成為首批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並在全國交流經驗,高標准建成市級綜治中心並承辦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場會,2019年平安考核全省第一並連續23年榮獲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地市。
這五年,堅定不移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法治大慶建設拓展全新格局——
一個個法治標牌比鄰而立,一條條法治公益廣告宣傳引領,一場場法治講座呵護成長……在全市政法機關的努力下,人們正深刻感受著法治的律動。
創新完善法治大慶建設體系。成立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和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普法協調小組;建立月例會推進、法治建設督察、黨政主要領導第一責任人職責考核等工作機制,整體實施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化建設。中央依法治國辦、省委依法治省辦幾輪督察均給予肯定和好評。
成功實現重點領域立法的重大突破。取得並有效應用地方立法權,先後頒布出臺《大慶市物業管理條例》《大慶市露天市場管理條例》等四部法規,城市管理走向法治化軌道。
強力支橕依法行政健康發展。制定《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7-2020年)》,持續深化市場監管等五大領域綜合執法改革,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有效落實『雙隨機一公開』措施,法治政府建設始終在省內名列前茅,先後被省政府確定為『法治政府建設考核指標體系建設』試點市、『雙隨機聯合檢查』試點市和全省行政復議規范化建設示范單位。
大力推進法治宣傳教育提檔昇級。在全省率先建立重點單位普法責任清單和評分標准,納入市政府目標考評體系,普法工作由『軟任務』變成『硬指標』,我市榮獲全國『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城市,市法學會獲評全國法學會系統先進集體。
這五年,堅定不移推進政法領域全面深化改革,智慧政法建設實現全新發展——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市委政法委按照上級政法部門安排部署,堅持科技應用和政法改革兩翼驅動、融合聯動,走出了一條具有大慶特色的政法高質量發展之路。
持續深化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改革。順利推進兩級黨委政法委和審判、檢察、司法行政機關機構改革,如期完成行業公安轉隸,健全完善行政訴訟集中管轄試點、跨域立案訴訟服務改革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全省率先推進多元解紛機制建設並形成『一院一品牌』經驗在全省法院推廣。法官、檢察官入額遴選形成常態,辦案主體地位更加明確,新型辦案機制更加完善。全省司法體制改革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政法領域改革中期驗收評估全省領先,檢察機關司法改革等工作得到全國人大代表高度評價,最高法院推廣法院深化行政訴訟集中管轄改革經驗。
創新推進訴訟制度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律師調查令制度,率先建成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中心和『一站式』詢問救助中心,審判質效一體化管理經驗被省法院推廣。庭審實質化改革、繁簡分流和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認罪認罰從寬等『三項機制改革』取得顯著成效,全市輕刑案件平均訴訟期下降29%,簡易程序案件訴訟期下降41%,刑事、民事一審案件簡易程序適用率達到61.4%和78.6%。
探索形成具有大慶特色的『1133』智慧政法體系。跨系統業務協同平臺、涉案財物管理中心在全省甚至全國具有示范引領意義,『三遠』、智能辦案輔助、證據指引『三大系統』在司法執法實踐特別是疫情防控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疫情期間公安機關偵破刑事案件944起、審判機關累計結案11504件,公安智慧『警保雲』平臺設計研發經驗被公安部推廣,市法院全省率先實現淘寶平臺直播司法拍賣標的物和外地房產『雲交付』,最高檢評價大慶檢察機關信息化建設是『一張名片,走在了全國前列』。
這五年,堅定不移貫徹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鐵人式』政法隊伍展現全新面貌——
全市政法機關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政法隊伍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與弘揚新時代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緊密結合,迸發出乾事創業的源源動力和生機活力。這五年,是全市政法乾警職業尊榮感增長最大的五年。
堅持政治建警。在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錘煉了政治品格,在推進『兩學一做』制度化常態化中形成了公安『一體化培訓』、檢察院『六查機制』、法院『五院建設』、司法局『律師行業黨建』等政法品牌,在貫徹落實《政法工作條例》中配齊了鄉鎮、街道政法委員,政治建警深化到了最基層。
堅持文化育警。在實踐中形成了『特別講忠誠、特別講為民、特別講公正、特別講創新、特別講紀律』的大慶政法精神,激勵全市政法機關獲得省部級集體榮譽200項、省級以上表彰獎勵348人次,孫傑、夏宇、於躍波等同志成為『鐵人式』隊伍的優秀代表。
堅持素質強警。在全省、全國比武競賽中屢獲佳績;在新型案件、重大案件辦理中培養了專家骨乾,市司法局、市公安局、高新區檢察院、連環湖法庭相繼榮立集體一等功。
堅持從嚴治警。依法查處違法違紀政法乾部,整頓了隊伍內部風氣,端正了政法乾警形象。堅持從優待警,向上級機關和市委、市政府全力爭取職務序列改革的有利條件,最大限度拓展了職業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