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7日訊 (李鵬 記者 張雋珊)記者從哈爾濱市平房區獲悉,2020年,平房區堅持民生優先戰略,節用裕民,全年區本級投入民生資金達4.87億元,佔財政總支出的15.21%。區委、區政府圍繞就業、教育、醫療等十個方面實施40件惠民實事,合計支出2.97億元,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全部兌現。
就業創業服務任務全面落實。全年安置就業1.73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1.74%。舉辦各類招聘會24場,提供崗位8810個,1782人上崗就業、1000人達成意向。組織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專場招聘會,2340人精准就業。成立穩就業專班,發布政策和信息3115條,免費提供維權服務和法律諮詢援助800多人次。發放小額創業貸款437萬元。為322名青年就業見習人員申請專項補貼108萬元。發放失業金和臨時價格補貼97.7萬元,為因疫情失業人員保障兜底。
教育事業發展水平全面加強。投資5787.2萬元建設南城第一小學項目並投用;投資1.12億元完成萬達小學、第85中學新建及18職抗震加固工程;實施東安工學院幼兒園改造工程,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450個;哈一六二中學納入市區共建試點高中。建設智能機器人課程教室,20所學校4600餘名學生開啟了平房區智能教育新時代。積極開展『百萬青少年上冰雪』活動,新建省級冰雪特色學校4所,舉辦冰球聯賽、花樣滑冰、冰舞等賽事,點燃冬季校園激情。
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全面提昇。加強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規范設置特色門診。推進『雲醫療』建設,深化與上海十院遠程醫療合作模式;與哈醫大二院、省中醫大二院開展『醫聯體』合作,創建『名醫工作室』。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建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投用。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建立家庭醫生團隊29個,共簽約5.67萬人。實施精准康復項目,為重度殘疾人提供『點對點式』居家照顧服務831人次,為402名殘疾人提供輔助器具和基本康復服務,195名精神殘疾人獲取免費服藥。
居民居住環境明顯改善。投入998萬元改造2處老舊小區,改造面積2.56萬平方米,惠及居民326戶。完成30處老舊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3452戶居民全部喝上『安全水、乾淨水、放心水』;對5棟老舊樓宇實施分戶供暖,改造老舊供熱管網2685米,上調最低供熱標准至20℃。統籌城鄉全面協調發展,開展廁所革命,為504家農戶改善廁所衛生狀況。鼓勵農民用好房前屋後的閑置土地開展『菜園革命』,種植面積28.1萬平方米。
道路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投資3.66億元,啟動哈南第二大道跨哈五路和拉濱鐵路互通立交橋項目;投入5000萬元,推進京哈高速1.9公裡連接線項目建設。投資4000萬元,啟動普惠大道等4條道路節點打通工程;投資2513萬元,完成新疆大街等54條道路維修提昇工程。省內首個P+R停車場—新疆大街地鐵站地下停車場投用,挖掘全區街路、庭院、拆違空地等一切可利用資源施劃停車泊位2194個。
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優化。昇級淘汰燃煤鍋爐21臺,推進15家供熱公司進行超低排放改造;開展餐飲業油煙整治、汽修維修業廢氣治理、『三堆』揚塵及揮發性有機氣體專項整治工作,731家單位規范整改。實施秸稈全域全時段全面禁燒。持續開展兩溝流域綜合治理工程。投資942萬元,完成江南中環路100中門前景觀工程、平房路綠化工程、『四街一園』特色彩化工程和彩虹路東西游園建設,實施三溝綠化及慢道改造,共栽培花卉、新建補植綠地近9.9萬平方米。
基層治理能力日益強化。投入255萬元,打造『最強大腦』成立可視化合成作戰指揮中心,推動警務前移建設工作站5處,實施『情指行』一體化指揮調度、一體化巡控模式,周邊警情同比下降23%。構建大調解工作格局。完善『人民調解+』工作模式,新建人民調解工作室11個,530件矛盾糾紛及時有效化解。打造24小時自助服務區,在全省首開『7×24』全天候、全時段、全領域政務服務新模式,累計辦理事項1萬餘件。
群眾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在8個社區建成區文化館、圖書館分館,新增圖書1萬餘冊;籌款20萬元為街鎮采購樂器、圖書、電腦等文化設備。開展四大文旅惠民活動共150餘場。開展專場文藝演出等活動177場,參與群眾4萬餘人。打造全市體育發展先行示范區,全年開展各類賽事200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超過6.45萬人,形成居民15分鍾體育健身圈。
公共安全管理能力不斷增強。啟動智慧安防小區試點建設。全區9個智慧安防小區實現可防性案件零發案。推進安全生產雙預警機制全覆蓋。建設智慧安全執法信息化平臺及事故預警平臺,完成205家人員密集場所、規模以上企業平臺接入,實現動態實時差異化智能監管。20家中小學及托幼機構『陽光食堂』可視化管理全覆蓋,開展陽光操作、陽光公示。全面推廣『明廚亮灶』,指導建設達標示范餐飲單位56家。
社會保障能力穩步提昇。累計發放各項社會救助資金、補貼資金1217.76萬元。落實優撫優待政策,向全區315名退役軍人發放撫恤金、生活補助金270萬餘元。探索運用『嵌入式養老』模式,打造以老人家庭為中心的『15分鍾養老便民生活圈』。投入218萬元,引入2家社會資本運營養老服務機構,在3個社區建設居家養老服務驛站、在3個社區建設老年人照護中心,覆蓋1.6萬餘人。引入總投資1.8億元奉君養老護理院項目,總建築面積1.7萬平方米,新增床位數35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