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9日訊 在登峰社區,有一支『老年志願者抗疫服務隊』,這些老人本可以在家頤養天年,享受天倫之樂,可他們偏不,面對疫情防控,他們堅守在社區防疫一線。
1月17日,記者來到了讓胡路區登峰家園小區,走近這些老年志願者,感受他們帶來的溫暖。

老年志願者出門巡邏。
每天最多跑16個單元
『別送了,你老在外面跑我很擔心,上次的還沒吃完……』1月18日,家住登峰家園B05號樓的77歲的孤寡老人楊奶奶,對著曹勤英嘮叨著。
說起曹勤英,楊奶奶贊不絕口,小曹也快70歲的人了,天天不閑著,這不,最近又開始協助社區排查外來人員,挨家挨戶走。『小曹心腸好,這麼多年了,她始終照顧我,經常給我送吃的喝的,還幫我收拾屋子,疫情防控期,我挺心疼她的。』楊奶奶說。
曹勤英,今年68歲,大家都親切地喊她曹大姐。退休後,她組建了『登峰家園志願者』隊伍,學雷鋒、做好事,盡自己所能服務小區居民。
小區居民都願意聽她講,喜歡跟她嘮,曹勤英更是志願者隊伍中的『大姐大』。
『今年的防控工作好做多了,群眾防控意識增強了。』曹大姐說。近段時間,為了加強小區疫情防控,她協助社區到樓區挨家挨戶進行排查登記,全副武裝的曹大姐,一天至少跑5個單元,每個單元6層樓;為了保證不落下一戶,有的單元要跑兩趟。最多一天,她跑了16個單元,爬了96層樓,走了192戶。這個工作量,年輕人走下來也會覺得疲憊,更何況她還是一位68歲的老人呢。
『累不累?』有人問她。曹大姐說:『這點累算什麼,我要用自己應有的能力,做好小區防護工作。』
幫助八旬老人購買燃氣
在曹大姐的帶領下,25位退休黨員志願者,加入到了抗疫一線的隊伍。
『請各位鄰居朋友減少外出,減少走親訪友,減少家庭聚餐,若出現發熱、咳嗽癥狀,請第一時間與社區聯系或盡快到就近發熱門診就診!』洪亮的防疫宣傳口號聲從移動的電動車上傳來,開車的是69歲的『騎手』。
他叫吳志立,他每天的工作就是騎著電動車,穿梭於小區中,不間斷播放疫情防控的宣傳口號,並幫助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張貼告知書。
他說:『我年紀是大,但是我身體好得很,這時候應該為社區出力。』
采訪當天,吳志立正巧剛幫助一位83歲的老人,購買燃氣回來。
69歲的武善文,也是一名退休黨員,在得知社區一線防控工作量巨大時,他主動加入一線工作。『我是一名共產黨員,關鍵時刻,應該衝在前面,盡我該盡的義務。』
志願者幫了社區大忙
今年67歲的姜淑梅說,根據社區的安排,疫情剛開始時,巡邏隊的一個重要工作,就是排查外地人和外地車輛的停放情況。
老人們現在每天除了上門排查人員外,還要到小區巡邏。
『每天上下午各兩個小時,繞著樓區走,發現問題,及時向社區匯報,雖然累點,但大家都能堅持下來。』姜淑梅說。
記者了解到,前兩天,有一居民生病住院,因孩子們都不在身邊,無法去保險所辦理報銷手續,這位居民向姜淑梅求助,姜淑梅二話沒說,從登峰家園乘坐3路車到薩爾圖區,再轉乘2路車到龍崗保險所,幫老人辦理完了所有手續。
當天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姜淑梅被凍得渾身發抖,但她沒有絲毫怨言,被幫助的老人感動不已,說啥要請姜淑梅來家裡吃飯,被姜淑梅婉言拒絕了。
對於這群獨特的老年『抗疫』群體,登峰社區黨支部書記張紅梅說:『這些叔叔阿姨,為社區做了很多工作,去年挨家挨戶送酒精,排查外來人員,沒歇過一天,和年輕志願者一樣,工作在一線,讓我們真的很感動。今年這群老人,又一次投入到戰斗中,他們沒有抱怨,主動協助社區,有啥事兒,只要喊一聲,保准第一時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