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糧食是社稷之本,種子是糧食之基。綜合排名中國種業第二的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斷加強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加強種子庫建設,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培育出更多的優良品種。

在北大荒墾豐種業大豆育種實驗室,育種專家胡喜平正在進行新大豆品種的特性查詢。今年,胡喜平打算在培育產量更高、適應性更強的大豆品種上取得突破。他的信心來源於墾豐種業建設的,目前中國種業最大的種子資源庫。

『信息表能查到品種的性狀,比如抗倒伏性是幾級、它的莢或者粒形是不是好。』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大豆育種總監胡喜平說。


作為世界第二大種子大國,我國種業市場規模接近千億元。但我國種業自主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亟需加大育種核心技術創新。推進種業創新,首先要打牢基礎,種質資源庫就是重要的基礎之一。現在,墾豐種業建成了面積1000平方米、庫存容量可達40萬份、技術全國領先的種質資源庫,目前一期工程共保存有各類種質資源9萬多份。


破解種源『卡脖子』問題,必須要提高育種技術。墾豐種業投資4億元,建設了企業自有研發中心,建成種子處理及檢驗檢測、分子輔助育種、基因技術等實驗室,通過流水線程序化運行的育種體系,提高育種效率。

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輝說:『墾豐通過幾年的商業化育種,已經形成每年參試的品種300到400個,每年審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種,能達到30個左右。』
責任編輯:張廣義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