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1日訊(雲梅 記者 周秘)2020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設戰線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中央文明委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培養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為著眼點,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拓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教育引導全社會樹立文明觀念、提高文明程度、形成文明風尚,為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凝心聚力抗擊疫情凸顯文明力量
涓滴之力匯聚成磅礡偉力。疫情之下,全省各地各部門迅速落實中央文明辦在疫情防控中有針對性地加強精神文明教育部署要求,服務大局大勢,找准方位坐標,勇擔職責使命,實現有機融入,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榜樣帶頭,示范引領。冷友斌、賈秀芳、孟廣斌等一大批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優秀志願者帶頭參與疫情防控。各級文明單位充分發揮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全省6278家文明單位組織乾部職工75.5萬人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組織3737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疫情防控文明實踐活動23.3萬次,有力打通農村疫情防控宣傳的『最後一公裡』。
抗擊疫情,志願同行。率先發出《抗擊疫情志願同行倡議書》,全省39.5萬名志願者投身一線。開設『抗擊疫情』、『致敬英雄』等專題專欄,發起2000餘項宣傳活動,覆蓋3000餘個社區和8000餘個行政村。開展關愛幫扶志願服務活動10.7萬項,直接幫扶生活困難群眾24.1萬人。選樹『致敬英雄——抗疫雷鋒在身邊』先進典型157個,匯聚『戰疫』志願正能量。
熏陶養成,摒棄陋習。深入推進餐桌革命,向全社會發出《『公筷行動,從我做起』倡議書》,制作推出『多一雙公筷,多一份安心』『你家准備公筷了嗎』等十餘條生動鮮活的公益廣告、H5微推,約1000家門店參加『公筷行動』。制作推出『公筷行動』公益宣傳海報,各地累計張貼『使用公筷』公益宣傳海報36萬張,引導人們從小我做起,為抗擊疫情貢獻綿薄之力。
春風化雨崇德向善根植千家萬戶
全省各地紮實推進公民道德建設,注重播撒崇德向善的陽光雨露,撥亮和傳遞道德火種,『育新人』於『潤物無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地見效,營造了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濃厚氛圍。
挖掘培育,選樹典型。省文明委印發《黑龍江省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意見》,完善道德典型評選管理辦法,研究制定《黑龍江省道德模范榮譽稱號管理暫行辦法》,健全『好人』評議機制,開展『季評好人』活動,命名『龍江好人』200名、24人入選中國好人榜。組織開展『誠信興商宣傳月』、誠信『龍江五進』活動,齊齊哈爾市冷友斌獲評『全國誠信之星』稱號,持續營造誠實守信的營商環境。
立體傳播,釋放效能。開展『德禮滿龍江』公民道德建設宣傳月活動,組織百名道德典型百場報告活動,累計宣講500多場次,線上線下參與觀眾12萬餘人次。以『講誠信、促發展、興龍江』為主題,組織近百家企業參與誠信故事演講大賽。大慶市、黑河市承辦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故事匯黑龍江巡演活動,進一步掀起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的熱潮。
融入日常,德者有得。深化中華傳統文化節慶活動,打造『文明緬懷』『品味龍江』『愛滿龍江』『守望鄉愁』『孝行龍江』等品牌,推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組織全省新時代公民道德知識網絡微信答題活動,近百萬人次參與。落實《黑龍江省道德模范禮遇幫扶實施辦法》,對20名生活困難全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給予資金幫扶,樹立德者有得鮮明導向。
精准對標文明城市靠民惠民利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城市是現代文明的聚集地。在文明城市創建中,時刻注重將文明更深層次融入城市肌理,更寬領域融入現代生活,更好地呈現『文明是城市治理最高境界』全景圖,不斷提昇市民幸福感安全感歸屬感。
上下齊心,攻堅克難。2020年,省委常委會先後兩次專題研究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後召開省文明委第十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全省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工作任務。省文明委成員單位積極作為、勇於擔當,創新工作模式,細化具體工作,在聯動聯創中逐步形成『共謀、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哈爾濱市通過復檢確認保留資格,樺南縣成功躋身『全國文明城市』行列。
築牢基礎,夯實根基。落實《黑龍江省文明單位建設條例》,制定印發實施細則,推動文明單位創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267個全國文明單位受到表彰。開展『創服務品牌、優發展環境』主題創建活動,集中展示45個窗口單位創建成效。廣泛開展『新時代龍江好家庭』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大力推進家庭文明建設,進一步形成了傳承家風文化、涵育家庭美德的濃厚氛圍。
培育新風,倡樹文明。制定印發《黑龍江省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行動方案》。開展全省優秀公益廣告評選展示活動,共征集作品4822件,評選獲獎作品122件。深入推進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上網行動,哈爾濱市、黑河市頒布實施《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助推文明城市創建。
聚力攻堅鄉風文明走細走深走實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明創建為城市賦能的同時,也讓鄉村煥發勃勃生機,『善行義舉榜』『美德文化牆』扮靚鄉村民居,乾淨整潔的村容村貌、群眾喜愛的文化活動、新事新辦的管用招法、脫貧致富的張張笑臉,農村居民生活中的眾多細節映襯鄉風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
分工協作,合力推進。制定印發《2020年度鄉風文明建設推進方案》,明確10項重點工作,列出任務清單。發揮鄉風文明建設專項小組作用,有效調動各單位精准發力,凝心聚力。各部門發揮優勢,組建『雲平臺』,開展線上科技培訓,發展電商經濟組織直播帶貨,增強農民脫貧致富能力,為20個國貧縣343個行政村下撥文化活動設備經費,56個基層服務點(文化驛站)建設。
以文化人,成風化俗。開展送文化下鄉1300餘場,開展『金色田野』等文化活動2000餘項。設立農村公益電影固定放映點,全省可提供室內放映的行政村增至4487個。開展農村思想道德建設『三好』先進典型學習宣傳活動,開設『鄉村好家風』專欄,組織巡講活動,深入方正縣、湯原縣、林口縣、安達市、富裕縣等地開展巡講。
完善機制,全面提昇。以文明村鎮創建為抓手,落實鄉風文明建設重點任務,我省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5360個,佔全省村鎮總數的52.88%。開展『聚文明力量·促鄉村振興』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典型宣傳報道活動,中省直媒體陸續刊發專題新聞報道稿件230餘篇。開展第二屆『龍江有美村』鄉風文明隨手拍活動,網民上傳作品8千餘件,轉發2.1萬餘次,點贊量達620萬餘次。
提質擴面文明實踐激活發展動能
群眾在哪裡,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裡。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能夠更好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築同心,促進文明在基層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統籌設計,紮實推進。制定《各級文明單位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結對共建活動方案》,建立省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省文明委成員單位分管負責同志掛點調研指導試點縣制度,出臺《黑龍江省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建設工作評估標准》,全面指導各市(地)、試點地區開展工作,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局面。
資源下沈,高效利用。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全省3126個文明單位(校園)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結對456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對2634個。省科協為12個全國試點縣(市、區)投入288萬元,配備科普體驗館。省住建廳為掛點指導的富錦市捐助67臺網絡終端設備。省婦聯扶持資金36.4萬元,在全省范圍內新建71個新時代巾幗文明學習驛站。
以民為本,滿足需求。各地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建『8+N』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精心設計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不斷提昇文明實踐志願服務精准化、常態化、便利化、品牌化。廣泛開展『文藝輕騎兵』『金色田野』『文化進萬家』『咱家門口唱大戲』送戲下鄉等系列文化活動,讓文明實踐活動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
創新驅動志願服務賦能龍江大地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全省志願服務事業在精耕細作中不斷結出碩果,有困難找志願者、有時間做志願者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志願服務成為越來越多人的生活方式優先級,不斷引領社會邁向新的精神高度。
建強組織,聚沙成塔。率先在全國建立『省級事業機構+議事機構+社會組織』的完整志願服務頂層架構。推進省志願者協會換屆、更名,成立省志願服務基金會,初步形成志願服務『一體兩翼』發展新格局。建立完善29類專項志願服務組織。全省注冊志願者434.3萬,佔建成區人口的40.53%,志願服務組織9.04萬個。2020年開展志願服務活動38.6萬項,年志願服務時長1708萬小時,年人均志願服務時間3.9小時。
激勵回饋,有效動員。積極探索時間銀行、積分兌換等模式,不斷健全志願服務激勵回饋機制。黑龍江省志願服務聯合會逐步完善志願服務保險制度,持續開展星級評定嘉許志願者。開展全省志願服務『五個一百』先進典型評選活動,表彰工作先進志願者、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項目、志願服務社區、志願服務單位,9個志願服務組織、志願者等被評為全國志願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舉辦全省志願服務工作業務能力素質提昇專題培訓班。
打造品牌,創新模式。精心策劃啟動百萬龍江志願者『五進五促』『百姓宣講志願同行』『鄉村志願行』等主題志願服務活動。推出每周一期的《志願同行》電視欄目,以『志願你我與愛同行』為主題,舉行啟動儀式,運用新媒體傳播活力,以抖音、快手等新媒政務號為平臺,幫助各市(地)、縣(區)申請注冊新媒政務號408個,整合公眾號官微176個,形成新媒宣傳矩陣,推動『志願同行』主題活動深入人心。
扣好扣子立德樹人播種希望之花
少年強則中國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立德樹人,入心為要。一場場精心策劃的主題活動,一個個傾力打造的德育品牌,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注入正能量,讓祖國的花朵得到文明的滋養。
道德實踐,培根鑄魂。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和創建先進學校為重點,廣泛開展『最美校園競曬』活動及『尋找最美園丁』活動。開展『新時代龍江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評選推出『新時代龍江好少年』和提名獎各10名,牡丹江市彭子驊同學獲評全國『新時代好少年』。綏芬河市獲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城市。持續開展『清明祭英烈傳承紅色基因』『童心向黨』歌詠、『向國旗敬禮』及明德守禮『六個一』活動,參與學生超過1000萬人次。
拓展陣地,擴充平臺。新建中央扶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86個,我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總數達到740個,佔全省鄉鎮總數的82.04%,提前實現了中央項目國家級貧困縣全覆蓋。組織全省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建設培訓班,兩年來為260個省級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項目爭取年度運轉補助資金1380萬元,不斷提高鄉村學校少年宮提高建管用水平。
健全網絡,助推成長。探索在社區開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途徑,建立學校、政府、家庭、社會『四位一體』教育網絡。制定出臺《黑龍江省文明校園創建管理辦法》《黑龍江省高校文明校園測評細則》,修訂《黑龍江省中小學校(中職)文明校園測評細則》,促進文明校園創建科學化、規范化。12所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