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過去一年,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全省上下?力同心、頑強拼搏,經濟運行走出逆勢奮進的上揚曲線,全年經濟增速實現轉正,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成績的取得實屬不易,黑龍江廣播電視臺推出《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之由負轉正的密碼》專欄,今天關注龍江農業如何為全省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橕。

眼下,在北大荒集團寶泉嶺分公司共青農場向陽管理區,農業技術人員正抓緊時間做糞肥還田耕地條件分析,為新一年生產做准備。去年,面對疫情和三場臺風,共青農場投用的有機肥發酵項目發揮了巨大作用,吃上營養餐的作物『身強體壯』產量高,大豆平均畝產400斤以上,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600斤。
共青農場青松養殖場場長成君說:『這個項目總投資90萬元,總建設儲液池5000多立方、儲糞廠1200多立方,主要是保護環境,糞污的無害化還田。』

在土壤化驗室裡,工作人員正在對各地塊690多份土壤樣品進行化驗,結果顯示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有機質含量和PH值都在逐漸提昇。
北大荒股份寶泉嶺分公司土壤化驗室化驗員單麗麗說:『根據這五項化驗結果,制作出施肥建議卡,不僅能保護黑土地,還能幫助種植戶節本增效,提高產量。』

在黑龍江,像共青農場這樣,農技人員、技術專家走進田間地頭,從年初忙到年尾不在少數。有了技術傍身、政策加持,2020年,黑龍江落實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約2.16億畝,比上年增加150萬畝;新建高標准農田886.7萬畝,建設任務和投資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綠色和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分別達7650萬畝、850萬畝,分別比去年增加180萬畝和200萬畝。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王兆憲說:『2020年,農業農村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確保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六穩」促「六保」,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農業生產,克服三次臺風影響,糧食生產實現「十七連豐」,發揮了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作用。全省糧食總產達到1508.2億斤,佔全國總產的11.3%,比2019年增加7.6億斤,佔全國增量的6.7%,連續10年位居全國第一。』


2020年,黑龍江持續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大力實施『十百千』培育行動,加快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打造成全省第一支柱產業。在佳木斯富錦同軍合作社和北大荒豐威食品公司,優質糧食不但賣出了好價錢,加工成的龍江綠色食品源源不斷走向市場,向產業鏈和價值鏈延伸進軍。
富錦同軍谷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農民曲英君說:『今天我送來460多噸的水稻,以1.75元的價格入庫。因為我們是以綠色種植、自行加工銷售的方式,這樣就比正常種植一晌地多收入三、四千塊錢。』

北大荒豐威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民說:『我們今年在疫情期間對老生產線進行更新,為了確保市場供應和產能,由原來的年產兩萬噸產能,增加到年產3.6萬噸的產能。』


2020年,黑龍江大力推進建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新增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14個,新增全國農業產業強鎮12個,全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到1589家,比2019年末增加104家。探索實施玉米產業鏈『鏈長制』,益海嘉裡現代農業產業園、巴彥鴻展等重大項目陸續投產。

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王兆憲說:『農業的豐收,也帶動了農民的增收,農民收入達到16168元,同比增長7.9%,高於全國平均增速1個百分點。農業經濟對全省GDP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發揮了穩住「基本盤」的重要作用,成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亮點。全省第一產業增加值實現3438.3億元,同比增長2.9%,佔GDP比重達到25.1%。全省一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4.1%,比2019年高154.9個百分點,高於全國104.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