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文明祭祀 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2021-01-26 12:15:38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蘇愛兵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1月26日訊 不知不覺,新春佳節的腳步已經走來,再過半個多月,年就到了。

  每每此時,夜幕降臨後,街頭巷尾焚燒紙張、祭祀已故親人的場景就會大肆出現。今年這個時節,文明綠色、低碳環保的祭祀方式您做到了嗎?

  接連幾天,記者通過夜晚走訪發現,較往年相比,燒紙現象明顯好轉了許多。

  曾幾何時,街頭巷尾祭祀場景不堪入目。天色漸暗,手拎燒紙的人們遍布各個角落,選好適宜的地點,就地畫圈,開始了他們的祭祀行為。

  頃刻間,火光衝天,紙灰飛舞,城市上空煙霧彌漫。第二天清晨,當市民行走在街路時,被燒黑的地面污跡斑斑。

  類似祭祀方式可謂形式多樣,諸如紙紮的牛、馬,紙紮的彩電、冰箱、豪宅等等,已經成了清明祭祀的家常便飯。

  據了解,幾天前,雙鴨山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出公告,禁止在道路、廣場、居民區、公園、風景區、林區、草原等公共場所和野外進行焚燒冥紙冥幣等祭祀活動。積極推進移風易俗,樹立文明祭祀新風。倡導網絡祭祀、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的祭祀方式悼念緬懷逝者。要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告知在外(含境外、省外)親人,疫情解除之前不要回鄉參加祭祀。城管部門、林草部門做好城市道路、公共場所和林區、野外祭祀人員的管控工作。對違反規定進行祭祀的人員,公安部門要予以嚴肅處理。

  有了硬性的規定和市民們思想觀念的提昇,文明祭祀之風大為好轉。

  雙鴨山市的張先生去年這個時候是到山上的墓地去祭祀,拿著幾大包燒紙等麻煩不說,更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今年不一樣了,張先生和妻子在家為親人建立了祭祀網站,通過網絡祭祀,用他的話說:『既環保、又省錢,值得提倡。』

  采訪中記者發現,如今市民祭祀的觀念與往年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已不再以焚燒紙錢、燃放鞭炮等方式祭祀逝去的親人,而是采用了更文明、更環保的方式寄托哀思。

  為逝去的親人植一棵樹,既起到了懷念親人的目的,又可以美化環境,利國利民。

  中國人一直講究『入土為安』,這直接導致城市的墓地越來越貴,墓園越來越擁擠。其實這種傳統也可以改進。比如說將骨灰埋在一棵樹下,後代看到了郁郁蔥蔥的大樹就會想到自己的先輩。有的地方提倡公園式的墓地,不是像傳統的墓地那樣全部是墓碑,讓後人在一種優美的環境中紀念親人。

  說到祭祀先輩,80後的小李更有著自己的方式——利用手機祭掃。他說:『手機祭祀好處很多,可以寫寫自己對親人的感受,還可以設計一些喜愛的畫面,一舉多得。』

  其實網上祭掃跟到墓前祭掃一樣,給逝去的親人上香、上貢品、點歌、鮮花,都能在網上做。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同樣可以與逝者進行心靈與精神的交流,同樣可以達到祭祀的目的。

  送上一束鮮花,栽上一棵小樹,寫上一篇感人的文章……既莊重,又節約了資源,淨化了環境,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更符合現代社會文明的要求。

  《幫辦》倡議,告別陋習,提倡綠色祭祀。讓我們以環保的方式追憶故人,洗去煙塵,用健康文明的方式表達緬懷之情,其實,文明祭祀,我們可以做得更好。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