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
這種利好更多是一個中長期走勢。有利於我省擴大對歐洲多元合作,開闢更多的經貿朋友圈,放大通過俄羅斯、蒙古國延伸到歐洲的影響和優勢。對於未來和歐洲對接,包括人員往來、旅游合作、服務貿易等都是顯而易見的利好。同時,經過白令海峽通往歐洲的北極航道這種地緣上的優勢,即冰上絲綢之路的優勢變得現實化。
黑龍江日報1月27日訊 2020年12月30日,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如期完成,為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全球經濟注入巨大動力,因而引起了各方關注。歐盟是我省除俄羅斯外第一大貿易伙伴,在雙循環背景下,中歐投資協定也將為我省與歐盟合作打開更多新可能。
我省同歐盟經貿往來密切
2020年,盡管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我省仍保持同歐盟國家的密切經貿往來:
4月28日,省商務廳舉辦黑龍江省外商投資項目線上招商推介會,來自德國、英國、希臘等歐洲國家以及美國、以色列、印度等30多家知名企業參與;
7月21日,以『創新策源地、資本首選地、項目聚集地、人纔落腳地』為主題的黑龍江省外商投資項目招商推介會德國專場線上會議成功舉行,通過線上方式,更多的德國企業家了解到自貿區哈爾濱片區的區位優勢、主導產業、優惠政策,並線上交流投資意向,對接項目合作發展;
7月2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醫療器械及醫藥保健展區展前供需對接會在滬舉行。省商務廳作為唯一一家政府部門采購商代表參會,並與德國自然空氣能量解決方案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達成戰略合作;
10月23日,2020中國(黑龍江)——德國創新與合作論壇在省商務廳招商引資運營服務中心召開。德國聯邦經濟發展和對外貿易協會(BWA)主席米歇爾·舒曼表示,協會將繼續在中德、特別是黑龍江與德國企業間架起橋梁,推進更多的德中合作項目落地。
記者從省商務廳了解到,我省同歐盟國家一直保持密切的經貿往來,歐盟是我省除俄羅斯外第一大貿易伙伴,2020年1月~11月我省與歐盟國家(含英國)進出口實現102億元。
在引進來方面,截至2020年12月,全省累計批准設立歐盟國家(含英國)外商投資企業293家,實際使用外資35.5億美元。省政府代表團多次訪問德國、荷蘭、意大利、瑞典等歐盟國家並舉辦經貿交流推介活動,曾連續幾年在哈洽會期間舉辦歐盟投資貿易洽談會。與歐盟國家合作的哈飛空客復合材料等新材料項目、凱斯紐荷蘭機械等裝備制造項目、普邦明膠等醫藥項目、百威英博等食品項目、宜家等現代服務業項目進展良好。
中歐投資協定釋放利好消息
『中歐投資協定如期完成,釋放出諸多利好,也給我省對歐洲擴大包括經貿合作在內的多元化合作,帶來很多現實的機遇。』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笪志剛評價。
他認為,這種利好更多是一個中長期走勢。有利於我省擴大對歐洲多元合作,開闢更多的經貿朋友圈,放大通過俄羅斯、蒙古國延伸到歐洲的影響和優勢。對於未來和歐洲對接,包括人員往來、旅游合作、服務貿易等都是顯而易見的利好。同時,經過白令海峽通往歐洲的北極航道這種地緣上的優勢,即冰上絲綢之路的優勢變得現實化。通過這個通道,服務國家的北極合作戰略,承接歐亞大陸橋遞延省份所發揮的支橕作用也會越來越明顯。因而,我們要有前瞻的意識和考量謀劃,形成對歐合作的官產學研的氛圍和輿論。
省商務廳相關工作人員認為,與傳統的投資協定相比,談判成果涵蓋市場准入承諾、公平競爭規則、可持續發展和爭端解決四方面內容,引入了准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的管理體制,實現與《外商投資法》確立的外資負面清單管理體制全面對接,意味著只要是清單以外,都可以投資。
企業界對中歐投資協定帶來的利好充滿期待。
黑龍江赫爾特生物質能源發展有限公司,是省政府2016年赴德國商務考察見證簽約的中德合資企業。對於協定的落實,總經理劉振國有三個期待:一是助力實現更高水平營商環境的建設,比如對合資企業更大范圍市場准入等方面會有更大突破;二是期待更有力的制度保障,比如借鑒《中歐地理標志保護與合作協定》模式,在中歐投資協定框架下實現中歐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互認,減輕企業知識產權體系建設和准入的成本;三是期待更光明的合作前景。希望企業未來能夠把更多的歐洲先進技術,特別是碳減排、碳中和及清潔能源等技術帶進來,同時把更多我們自己的技術和優勢產品帶到歐洲乃至更多的其它國家。
借協定東風吸引歐洲投資
高水平的市場准入承諾,將為雙方企業帶來更多的投資機會;高水平的公平競爭規則,將為雙邊投資提供更好的營商環境。
那麼,如何借中歐協定東風,吸引更多歐洲投資?
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首先,要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在促進雙循環中的平臺載體作用,通過增強產業項目集聚能力,構建食品、金融、醫藥等產業鏈,加緊實現同歐洲重點國家產業集群對接,成為吸引歐洲投資的『強磁場』。其次,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改善營商環境,以標志性項目快速推進營造招商引資的國際口碑。第三,要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昇級。第四,要盡快實現對歐洲在石墨烯、醫藥、有機農業等我省優勢產業招商引資的突破,加緊引進一批有研發能力和市場渠道的生產企業,助推實現國內國際雙循環。第五,要加強對歐洲國家產業的分析研究,制定吸引歐洲投資的規劃,利用好歐洲在華商會平臺,做好同歐洲已在華投資企業的溝通聯絡,發揮好哈歐班列的優勢,既要建設好向北開放的『緯度經濟』,也要發展好連接歐盟和日韓俄的『大陸橋經濟』。
盡管在全球疫情影響下,我省仍保持同歐盟國家的密切經貿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