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核酸檢測是篩查新冠肺炎的重要手段。系列報道《智庫專家談振興》一起來看專家為規范檢測流程、加大檢測力度、阻斷疫情傳播提出的良策。


記者劉婷:我們邀請到黑龍江省公共健康安全及醫改策略研究智庫首席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吳群紅。伴隨春運到來,防疫形勢將更加嚴峻。目前全省高風險地區迅速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工作,您認為我們應該高度關注哪些問題?

黑龍江省公共健康安全及醫改策略研究智庫首席專家、哈爾濱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院長吳群紅:醫院和檢測人員任務、壓力激增,短期內需要完成大量的任務,如果缺乏規劃,謀劃、組織、管理,就會導致現場管理失控。比如選點不合理、空氣流通不好,短時間抽調了大量的醫護人員,這些醫護人員如果缺乏規范的培訓,風險意識不到位、風險行為不到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風險點。
此外,社區如果沒有很好地組織管理,導致混亂失序、人群聚集,填表的時候紮堆,帶口罩不規范,消毒配套套跟不上,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隊伍中混有無癥狀感染者,這樣的狀況就極易成為疫情傳播的溫床。

劉婷:我省應該著力在哪幾個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以堵塞各種風險漏洞?

吳群紅:第一,我們需要發動一場宣傳運動,每個公民包括被檢測者,要形成風險意識和自覺自願風險管控行為。第二,通過管理手段、政策手段,全程、全方面、全環節堵住所有風險死角。第三,必須通過規范的建設,管理的建設把它變成非常細化的,針對前面風險點靶向的指導方案,把方案規劃變成所有參與人自覺依存的行動。
除此之外,政府等有關部門,要跟蹤所有的檢測機構,看他們的資質、檢測能力、技術規范、質量控制。建立直達指揮部的輿情信息平臺。把不規范的違規的行為曝光,讓社會形成監督的網絡,以此來築牢疫情防控的一張網,讓它成為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