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核心提示】
公共衛生是『通過評價、政策發展和保障措施來預防疾病、延長人的壽命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的一門科學和藝術』。近年來,為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牡丹江市衛生健康委一直把解決公共衛生問題列入重要的議事日程,積極推進全市公共衛生體系和能力的建設。
【話題聚焦】
2020年,牡丹江市衛生健康系統以『戰疫』主力軍、排頭兵的姿態全員挺身一線、擔當作為,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持續守牢『健康』底線,為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作出了突出貢獻。依托《2020年黑龍江省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牡丹江市積極落實公共衛生公益性職責,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那麼,在2021年裡,牡丹江市圍繞『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方面,又有哪些具體工作目標呢?
【局長回應】
市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劉穎:
公共衛生從以前的防疫病和『除四害』工作,發展到今天更加強調大健康、分餐制、拒野味,其不變的是,國家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信念。
過去一年裡,牡丹江市積極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各項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紮實推進基層衛生服務水平,加快提昇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現代化建設水平,加強疾病防控人纔、設備技術現代化建設,進一步提高了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還通過持續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實施全民健康行動,不斷鞏固提昇群眾健康素養,提高全民健康保障水平。
2021年,市衛生健康委以強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為主線,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緊緊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局,以提昇公共服務、基層衛生、依法行政和醫療救治能力為重點,不斷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
在提昇疾病防控能力方面,牡丹江市將提昇市級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能力和縣級疾控疫情發現和現場處置能力。做好精神衛生綜合管理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鞏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建設成果。深化國家和省級慢病綜合防控示范區建設,穩妥推進慢性病人群乾預。在提昇基層衛生服務能力方面,推進縣域醫共體網格化建設,提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鞏固健康扶貧成果,加強脫貧人口健康監測。
新一年,牡丹江市將提昇監督執法能力,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一級(含)以上醫療機構監督覆蓋率不低於95%,采供血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覆蓋率達到100%。重點行業新建項目職業病防護設施『三同時』實施率達到95%以上,監督檢查覆蓋率達到95%以上。
在提昇醫療服務能力中,牡丹江市將完善醫院硬件設施,統籌做好醫療力量和物資設備保障。加強對相關醫務人員醫療救治知識培訓,提昇醫療質量改善醫療服務,讓群眾就醫有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推動醫院管理精細化,規范醫務人員的診療行為,加強臨床合理用藥管理。發掘醫院數字化應用,深入開展大數據分析和利用,推進醫院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