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龍江森工:用好黨建『紅』底色 描繪生態『綠』美景
2021-03-28 14:39:3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馬一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28日訊 林口林業局有限公司護林員馮林生的工作就是每天巡護大山。『龍江森工改革之後,我們護林員的責任十分重要,我每天都會將責任區情況向林場匯報。看著這片林子越來越茂密,越乾越有勁!』

  『作為大型國有生態公益性企業,不斷增強抓好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開展各項工作的應有之義,應盡之責。』在近日召開的龍江森工集團第8次黨委會上,龍江森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旭東這樣強調。

  企業黨建的成效通過發展來檢驗,企業發展的問題通過加強黨建來解決。龍江森工集團把黨建和業務部署從全面落實黨對一切工作領導的高度來統籌,黨建工作與企業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黨建飄『紅』、發展透『綠』。2020年,龍江森工改革攻堅穩步推進,生態建設成效顯著,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0.4億元。

  奮楫爭先 激發改革內生動力

  龍江森工體制性改革是森工歷史上規模最大、涉及面最廣、觸及利益最多、影響最為深遠的重大變革。2151項政府行政職能移交,82家事業單位撤銷,375名參公人員和1400名事業單位人員轉隸到省直部門和屬地,結束了森工70年政企合一的管理體制,在省級層面實現了政企、政事、事企、管辦四分開。2020年9月,龍江森工重點國有林區改革順利通過國家驗收,評分為95.7分,總體評價為『優秀』。自此,龍江森工集團以獨立的市場主體資格輕裝上陣、浴火重生,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推進改革進程中,龍江森工集團充分發揮企業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准確為改革『診斷』『把脈』,全面推進,協同高效,一路蹄疾步穩,在新起點上實現了新突破。

  各基層黨組織創新開展『黨建+改革』『黨員亮身份』『我是黨員我奉獻』等活動,做好改革過程中人員轉崗、體制轉企、經營轉型、職能轉變以及其他領域改革過程中的釋疑解惑、思想引領和帶動工作,引導廣大乾部職工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奉獻改革,增強改革自覺。

  在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集團黨委又把加快推進機制改革納入重要日程,全面啟動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截至目前,龍江森工集團所屬23個林業局全部完成公司制改革,內設機構、人員縮減均在50%以上。

  借助黨建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挖掘人纔、培養人纔。龍江森工推進『三項制度』改革,建立市場化選人機制,公開招錄了113名同志充實到集團總部和專業公司,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佔比92%,集團總部員工隊伍平均年齡由46周歲降至37周歲。

  樺南林業局有限公司苗樹臣在公司制改革中,由經營管理部副部長競聘為綜合辦公室主任。『是公司化改革給了我這次競聘上崗的機會,我一定倍加珍惜這個崗位,履職盡責,全力以赴。』苗樹臣信心滿滿。

  與此同時,龍江森工集團還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完成了森工藥業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壓減』行動,減少企業法人戶數19戶,促進了集團公司『瘦身健體』。

  忠誠護林 築牢生態文明底色

  將河山裝成錦繡,把國土繪成丹青。龍江森工人聚焦主責主業,在6.5萬平方公裡大地上護林種綠,堅定不移扛起生態建設大旗。

  要完成生態建設的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講,需要各級黨組織來推動,需要廣大黨員乾部來落實。

  為全面提高乾部職工生態文明意識,2020年7月,龍江森工集團黨委以點帶面,在沾河林業局有限公司試點開展了為期4個月的『強黨性、守黨紀,爭做生態文明建設先鋒』集中教育活動,教育引導乾部職工切實增強愛護生態、保護資源的生態文明意識,同時把基層黨組織開展生態文明教育納入黨建責任制考核內容。

  各基層黨組織積極開展『生態建設黨員先行』『人人爭做生態建設先鋒』等主題實踐活動,利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不斷強化黨建在生態建設中的引領推動作用。

  葦河林業局有限公司推行乾部包溝系、黨員包群眾的造林綠化包保質量監督機制,各林場『黨員巡護隊』參與造林質量巡護檢查和聯檢聯評,有效提昇了森林資源培育經營的質量。2020年,該公司完成更新造林26450畝,森林撫育完成167680畝,各項質量數據均順利通過省級主管部門驗收。

  生態為根,發力綠水青山。2020年,龍江森工集團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全年投入建設資金14.86億元,截至目前,森林覆被率已達84.68%。林地回收、退耕還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資源保護、後備資源培育等工作紮實推進,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問題整改和『綠衛2019』等專項整治行動成效明顯,81處存量垃圾場全部治理完成。

  引擎發力 厚植綠色產業優勢

  探索打通『兩山』價值轉換通道,推進產業市場化發展模式,是龍江森工集團轉企改制後面臨的一個深刻命題。做強做實做細黨建為這一命題提供了解決辦法。

  集團黨委班子成員重新調整黨建聯系點,把不具備地理優勢、產業發展薄弱的林業局有限公司作為新建聯系點,加強調研頻次、提供工作思路、幫助解決問題、助力產業發展;各基層黨組織聚焦集團『五大產業』,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把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開展『支部+產業』發展模式,切實發揮黨支部在產業轉型發展中的引領和推動作用。

  黨建非『虛功』,引領作用強。在樺南林業局有限公司農盛園食品公司,到處可見一派忙碌的景象。農盛園黨支部開展『黨員聯系卡』『黨員質量監督崗』『黨員身邊無次品』等一系列黨建活動,有效提振了公司乾部職工乾事創業精氣神。『紫津坊』牌紫蘇籽油獲得『2017—2018年度中國林業產業創新獎』,並於2020年在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完成注冊。該公司目前已研發出10大系列118款紫蘇產品,成為全國紫蘇產業的龍頭企業,2020年銷售額達2089萬元。

  雪鄉是全省乃至全國的冰雪旅游名片。大海林林業局有限公司采取『黨建+』模式構建『大黨建、大旅游』發展格局,推動黨建與冰雪產業深度融合。

  雪鄉景區黨支部開展『黨建+服務』,每個崗位都有黨員活動的身影。景區諮詢服務處黨員先鋒崗被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崗』榮譽稱號,諮詢服務處班長張瑜告訴記者,『旅游旺季時,每天要接待上千名游客,咽喉片必須隨時備著,但無論多累,游客的好評與認可就是最大的獎勵。』

  黨建強則企業強,黨建興則企業興。龍江森工集團黨委委員、組織部部長趙宏宇在接受采訪時說,如今集團公司上下對抓黨建強黨建工作認識越來越到位、氛圍越來越濃厚、行動越來越自覺。

  『紅色引擎』不斷發力,促進了龍江森工集團綠色產業體系的形成。集團營林產業、種養殖業、森林食品產業、旅游康養產業、林產工業等『五大產業』齊頭並進,綠色需求牽引供給、綠色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產業動態平衡正在逐步形成。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