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推出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東方紅,太陽昇……』是歌曲《東方紅》中的第一句歌詞,巧合的是,『東方紅』和『太陽昇』也是黑龍江兩個火車站的名字,綿延的鐵路線仿佛把我們帶回那段崢嶸歲月。讓我們從『東方紅』出發,一路西行,直抵『太陽昇』,經虎頭要塞、跨萬頃良田,品味北國冰城的厚重、感受鐵人精神的洗禮,追隨共產黨人的初心足跡,探尋龍江百年發展脈搏。

第十五站中共北滿分局舊址
中共北滿分局舊址位於哈爾濱市賓縣賓州鎮三為路縣教育局院內,是一座中國傳統的『四阿式』青磚灰瓦建築,是黨和國家領導人陳雲同志工作、生活和戰斗過的地方。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內戰,企圖佔領東北。中共中央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及時制定了『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把『發展東北我之力量並控制東北』作為『目前全黨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種形勢下中共中央成立了東北局,特派陳雲組成中共北滿分局,機關設立在哈爾濱。
1945年11月16日,陳雲帶領乾部到達哈爾濱,宣布中共北滿分局正式成立。陳雲為書記,高崗、張聞天、張秀山、李兆麟為委員。不久,北滿分局根據中央指示精神,撤出哈爾濱,遷至賓縣。在11月23日從哈爾濱撤出遷往賓縣途中,土匪前來襲擾,被北滿分局部隊與松江省軍區老七團擊潰。24日下午,陳雲率領北滿分局機關人員進入賓縣,一顆紅色的革命種子在這裡播下。機關就設在縣城西北隅的原天主教堂。


陳雲率中共北滿分局和松江軍區在此工作五個多月,認真執行黨中央的戰略部署,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加強黨政建設,在發展人民武裝、清剿土匪、反奸清算、分配敵偽土地等工作中,及時總結和推廣工作經驗,制定了切合實際的方針政策,有效地領導了北滿地區的革命斗爭,為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紅色政權的鞏固和發展,立下不朽的豐功偉績。北滿分局的進駐,使賓縣許多方面的工作都走在了北滿地區的前列,成為北滿地區的政治軍事指揮中心,當時被稱為東北的『小延安』。1946年6月,中共北滿分局並入東北局,中共北滿分局機關、松江省黨政機關隨後遷回哈爾濱。


中共北滿分局舊址整個展廳面積100平方米,展出藏品24件,包括陳雲當年從事革命活動的照片、資料及曾經用過的鐵床、麻花被褥、辦公桌椅、角櫃、衣櫃、壁爐等文物。這些文物簡陋、朴素,可見那個年代物質條件的艱苦。
這幢普通而又特殊的建築記錄著那段風雨歷程,承載著厚重的革命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