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搜 索
紅色記憶·百年百人 | 勞模精神 世代傳承
2021-05-02 07:56: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系列報道《紅色記憶百年百人》,讓我們來認識兩位黑土地走出的全國勞模。

  在哈爾濱工運歷史展覽館的展廳內,陳列著被譽為刀具大王的孫茂松的展板。作為一名產業工人,他先後創造了80多種1000多把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刀具,在30幾年的工作時間裡,完成了近100年的工作量。

  孫茂松是原哈爾濱第一機械廠車工,在崗位上,他一直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經過刻苦鑽研,孫茂松研制出了『快速強力挑蝸杆車刀』,屬全國首創,當時,用普通車刀需要3個小時纔能加工完的蝸杆,使用孫茂松刀具僅用8分鍾。孫茂松用16年時間創造了具有我國特點的新型車刀,達到了同類刀具國際水平,他曾兩次獲得全國勞模,被譽為『神刀手』。

  如今,『神刀手』已逝去,但勞模精神薪火相傳。同樣是全國勞模,哈電集團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首席技師裴永斌,最近正忙著攻克一個新型的彈性油箱精車項目。

  彈性油箱是水電站發電機和水輪機之間的關鍵部位,承載著數千噸重量的同時還要保證機組的運轉體態,不容有絲毫差錯。1995年,裴永斌開始承擔彈性油箱、操作油管等高精度水電機組關鍵部件的加工任務。

  裴永斌說,工作中經常有一些急難險的任務,作為一名老黨員,又是勞動模范,碰到這種急難險任務我不乾誰乾!

  35年來,裴永斌通過不斷地嘗試、改進、創新,將單件彈性油箱的精加工時間從100多個小時縮短到了72小時以下。他研究開創的彈性油箱智能制造加工,參與了三峽、白鶴灘等近百個國內外電站項目的建設,裴永斌也被譽為『車工大王』『金手指』。

  哈電電機公司水電分廠副廠長劉登峰說,裴師傅這種工匠精神是三十多年如一日,他的加工團隊在公司重點項目中發揮了定海神針的作用。圖片

  擔當有為,大國工匠,如今,年近花甲的裴永斌更注重技藝的傳承,近5年來,他協助企業培訓1000多人。

  裴永斌徒弟關君宇說,在師父的帶領下,團隊每個人都是你追我趕,勁頭非常足,去攻克每一項工件的難題。

  裴永斌說,再過幾年自己就退休了,作為一名黨員應該為企業的長遠著想,把自己學到的這點本事傳承下去。他希望徒弟們將來都能超過他,成為『世界名模』。

責任編輯:姜繼周

【專題】紅色記憶·百年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