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宏斌曾經進入隔離病房拍攝。
東北網5月14日訊 核心提示:近一個月來,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組來自大慶拍攝師的原創視頻,火了。
視頻的主人公們,既不是『網紅』,也不是明星,而是一些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的大慶人。
他們當中,有掄開膀子卸輪胎的汽修小伙,有風裡來雨裡去的送餐大哥,有攤著一張張煎餅的路邊大姐,有蹬著三輪游走街巷的收廢品大娘……從4月1日第一條視頻發出到現在,播放量已達50餘萬次。
視頻的拍攝者,叫朱宏斌,是一名來自大慶的90後攝影師,雖沈默寡言,卻善於捕捉生活的細節。在他的鏡頭下,既有普通的勞動者,也有一線的『抗疫』英雄,他既是影像的記錄者,更是城市的見證人,他通過一組組鏡頭,為我們傳遞了溫暖之光、向善之光、大愛之光。

90後攝影師朱宏斌。
一張張照片記錄城市變遷
『大爺,您認識這個人嗎?這是剛纔給您拍的照片,送給您!』4月11日,在抖音短視頻平臺上,一條定義為『#平凡生活#人間煙火』的視頻,單條播放量高達20.7萬次。
視頻中,一位老人在街角的三輪車上屈膝而坐,閑聊等活兒。轉頭的一瞬間,朱宏斌按下相機快門,隨後,把老人的照片快速打印,裝裱好,送到了他的手中。
網友『時浩男』留言:『這就是真實的生活,這就是平凡的人生。』
其實,朱宏斌拍攝的每一條視頻,都是隨機的,沒有提前策劃,來源於生活,又回歸於生活。『出於職業習慣吧,我隨身帶著照相機,遇到讓我動容的瞬間,我就會記錄下來,沒想到引來這麼多關注。』
而在所有的視頻中,最讓朱宏斌感動的,是一位賣煎餅果子的大姐。『當我把照片遞到她手中,問她認不認識時,她竟然說「不認識」。』朱宏斌告訴記者,大姐是真的沒有認出來照片上的自己,當時,他也並沒發現什麼異樣,只是覺得她看照片時的樣子很開心。
朱宏斌說,一個人,得有多久沒拍過照片、沒好好看過自己,纔會認不出來自己照片中的模樣?他認為,這些視頻的意義就在於,主人公都是大慶最普通的勞動者,他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創造著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也為這座城市增添了濃濃的煙火氣,記錄他們,就等於記錄城市的日常和變遷。

朱宏斌鏡頭下的大慶人。
一幀幀影像見證『戰疫』力量
如果抖音的這組短視頻你沒有看過,那麼,疫情期間,來自大慶推送、人民日報首發的紀錄片《隔離病房跟拍28小時》,你一定看過吧?推送後短短12小時,播放量就破240萬次,超254萬人通過短片見證了『戰疫』中的大慶力量。
『為記錄,更為表達。』朱宏斌說,參與拍攝這部紀錄片,是他最正確的選擇,當人們再提起2020年這段時光,不會忘記醫護工作者的守護。
提及這部紀錄片,朱宏斌回憶說,疫情期間,他和其他攝影師很受觸動,萌生了用鏡頭定格疫情下真實大慶的想法。而後,受龍南醫院的邀請,他和另一位伙伴決定進入隔離區,呈現『戰疫』的真實場面。
『從進入隔離區開始計算,總共28個小時,多數時間在一樓的清潔區,也就是醫護人員的休息區拍攝,真正到二樓跟拍隔離病房中的場景大約是7個小時。』朱宏斌說,進入隔離病房,必須穿防護服,層層疊疊防護之下,那種悶熱特別難受,不到半小時,人已經滿頭大汗,說話都氣喘吁吁。『如果仔細聽,能在視頻裡聽到我們喘氣的聲音。』
連續7個小時不能吃飯喝水,也不能上廁所,悶熱潮濕……給朱宏斌感觸最深的,不是長時間身穿防護裝備的煎熬,而是醫護人員對待防護措施的嚴謹態度。
他說,那一幀幀毫無修飾的畫面,就是大慶『戰疫』力量。現在,生活已經如常,但每次回憶起在隔離病房看到的一幕幕感人瞬間,他仍然會紅了眼眶。
『作為一名攝影師,我們是城市發展的見證人,每一張照片、每一幀畫面都被賦予了生命力,這些記憶會隨著時光流逝愈發珍貴,也會讓我們的城市更有溫度、更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