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宮建娥接受記者采訪時數度哽咽,講述了多年來的不容易與好心人的鼓勵和幫助。
49歲的宮建娥,曾經的生活軌跡是這樣的:抬眼是看不到頭的地壟溝,低頭是破爛不堪的家。從家到地壟溝,從地壟溝到家,這樣重復的勞作是她生活的全部。
然而,讓她做夢也沒想到的是,年近半百的她還能走出地壟溝,到城裡來打拼。當然,讓命運發生改變的是她自己的努力,但也離不開這樣一座『雲端』架起的橋梁。
而這『架橋人』正是萬千婦女的『娘家人』——大慶市婦聯。其實,通過這座橋梁改變命運的不止宮建娥一人。
『雲』培訓、『雲』銷售、『雲』問診……
疫情之下
大慶市婦聯
開啟了『雲上婦聯』模式
用實際行動開展了網絡助農行動
為全市鄉村振興大局
貢獻著巾幗力量
『雲』培訓巾幗家政線上忙
家政行業,一頭連接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一頭連接著就業發展等民生訴求。市婦聯緊盯婦女所需,立足自身所能,連續兩年實施愛茉莉太平洋『她來管家』家政培訓項目,累計爭取項目資金37萬餘元。2020年,市婦聯攜手市家庭服務產業創新聯合會,在『釘釘』APP開展『雲』家政培訓3期,線上培訓農村婦女935人,128名就業意願強烈、理論基礎紮實的學員參加線下實訓,並取得結業合格證書。宮建娥就是其中一個。
宮建娥說,她通過培訓,順利走上家庭護理崗位,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這對於一個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來說,無異於開啟了新的人生。
目前,2021年愛茉莉太平洋『她來管家』第一期保健按摩師培訓班已圓滿結課,110餘名農村婦女參加了線上理論學習。其中30名學員參加線下實操課程,並全部安置就業。

『雲』銷售指尖經濟促增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農產品銷售遭遇困境。史淑繁曾因此一度愁眉不展。
史淑繁是杜爾伯特縣他拉哈鎮大鵝養殖合作社的負責人,合作社年孵化大鵝百萬只,帶動幾十戶貧困婦女創業增收。提起史淑繁,人人都會稱一聲『養鵝達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大鵝銷售也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
作為婦女的『娘家人』,市婦聯得知這一消息後,第一時間聯系史大姐,掌握滯銷大鵝數量及價格後,聯系巾幗微商圈助力銷售,短時間內將數千只滯銷雞、鵝銷售一空,銷售金額近10萬元,打通了從貧困婦女到消費者、從農場到餐桌的供應鏈,開拓了一條可持續的『雲上』助農之路。
疫情之下,在有序推動春耕生產的同時,市婦聯通過推出『雲』銷售助農舉措,在田間和餐桌間架起了一座產銷對接橋梁。

『雲』問診農技專家助春耕
『專家好,同樣含量的緩釋肥融化快好還是慢好?如何鑒別?』一位女農戶在市婦聯的『巾幗農技微信服務群』裡『雲』問診。
為切實滿足農民春耕備耕訴求和技術需求,使巾幗助農服務最後一公裡在特殊時期仍能暢通無阻,市婦聯充分發揮『巾幗農技微信服務群』作用,巾幗農技專家們以『鍵對鍵』的方式,組團在線上開展農技答疑『雲』問診、技術指導服務,及時解決農戶們在生產中的難點、堵點。
除了『雲』問診,群內每天還推送各類農技知識、農情信息,累計發布技術指導及農情信息300餘條次。
今年,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奮進新征程中,在疫情防控常態化下,市婦聯將繼續完善『雲服務』系列舉措,與眾多的『她們』深入『互聯』,凝聚巾幗力量,將以深度創新的思考、務實迅捷的行動真誠書寫民生答卷,切實著眼基層婦女需求,積極創新服務載體,讓『雲上婦聯』發揮積極作用,真正打通服務婦女群眾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