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8日訊 5月26日,記者從牡丹江大學了解到,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學校紮實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和『我為社會辦實事』活動,近日,由該校組織科技服務、牽線搭橋下,國內首創的木質吸管生產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市開發區。
去年,牡丹江大學在走訪企業調研中了解到,牡丹江市一家科技企業在研發過程中遇到了技術瓶頸問題。學校機電專業人纔科研處第一時間與哈爾濱工業大學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教授對接,根據企業需求組成了科技公關小組,歷經21天完成了木質吸管加工成套自動化生產線設備技術公關任務。該項目屬於國內首創,目前已經完成了第三次優化設計及定型,進入到產品的小試階段。
為了更好地推動高科技項目的轉化落地,學校還與牡丹江市高新技術開發區達成共識,打通科研轉化落地服務鏈。通過學校主動對接、市科技局和開發區積極服務,企業經過多次考察,木質吸管項目於5月18日正式簽約落戶市開發區加速器1區3號廠房,建築面積5200平方米。該項目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一期預計投資1000萬元,二期預計投資2000萬元。一期達產預計年營業收入7200萬元,稅收200萬元,可提供就業職位50個。
據了解,牡丹江大學秉承『為社會服務、為企業服務、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宗旨,在2020年成立了科創中心,緊緊圍繞牡丹江市企業需求開展科技服務工作,為本地企業提供科研攻關、項目轉化、商務推廣等服務。期間,學校積極主動深入企業服務,充分挖掘企業需求,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助力,努力構建專業建設與產業建設相融合的產教融合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