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步』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北緯53°27′00?至53°33′30?,坐落著中國最北村落——北極村,在這裡黑龍江勾勒出中國版圖最北邊的輪廓,在這裡北極之星點亮神州大地。讓我們一路北上,聆聽『抗日第一槍』的回響、重溫抗日志士的事跡、見證大國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區轉型的脈絡。一路向北,向著紅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著國旗高高飄揚的地方。

第七十三站 梅裡斯英烈紀念館
十七世紀中葉,達斡爾族人在嫩江流域繁衍生息,他們用勤勞、勇敢、熱情和智慧開發了這片沃土。同時,他們和其他兄弟民族一起以勇敢和正義抵御著外敵入侵,用鮮血和生命捍衛著腳下的熱土。

齊齊哈爾梅裡斯區是全國唯一一個市轄達斡爾族區,在梅裡斯區,有一座具有少數民族色彩的烈士陵園——梅裡斯烈士陵園。陵園始建於2012年,佔地面積3.2萬平方米,梅裡斯英烈紀念館就位於這座陵園內。紀念館通過照片、實物等,用直觀形象的語言反映了梅裡斯人民在中華民族反對外侮和人民自衛戰爭中的光輝歷程。

紀念館展廳內,一幅抗聯戰士群雕揭開了那段難忘的歷史畫卷,臥牛吐小橋截擊戰是其中驚心動魄的一幕。臥牛吐,是齊齊哈爾市梅裡斯區的一個少數民族鎮。1941年11月初,在齊齊哈爾一帶進行抗日活動的東北抗聯三支隊得到梅裡斯達斡爾族同胞提供的情報,日軍將從查哈陽往關東軍駐地運送一批糧食。接到情報後,東北抗聯三支隊立即派抗日分隊,由達斡爾族老鄉做向導,在臥牛吐小橋設下埋伏。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戰,殲滅日偽軍22人,繳獲糧食60多袋、馬車4乘,以及許多槍支、子彈。這就是流傳在嫩江大地上的臥牛吐小橋截擊戰。

為了抵御日本帝國主義的瘋狂侵略,嫩江畔的達斡爾族農民拉著勒勒車,自願獻豬獻羊,出工出力挖戰壕。達斡爾族人民群眾的支援,給予抗聯戰士以極大的鼓舞。

自古時危知烈士,青史徒標烈士名。梅裡斯烈士陵園與英烈紀念館相得益彰,英名錄中的每一個名字,祖國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