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大慶紅旗心向黨 砥礪奮進新時代
2021-06-03 19:23: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安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6月3日訊(記者 孫英鑫 安澤)3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大慶市專場召開。會上,省政協副主席、中共大慶市委書記韓立華,圍繞『大慶紅旗心向黨砥礪奮進新時代』這一主題進行了介紹。

  大慶始終高唱『我為祖國獻石油』主旋律,披肝瀝膽、苦乾實乾,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支持國民經濟建設作出巨大貢獻。

  在黨中央石油勘探『戰略東移』重大決策指引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噴工業油流,大慶油田橫空出世,為十周年國慶獻上了一份厚禮,『大慶』因此得名。1960年,經黨中央批准,全國五萬餘名石油大軍集結松嫩平原,展開了一場氣吞山河、艱苦卓絕的石油大會戰。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老一輩石油人,『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一舉把中國『貧油』的帽子甩進了太平洋,充分彰顯了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無比優越性。1964年,毛澤東同志發出『工業學大慶』號召,親手樹起『新中國工業戰線的一面旗幟』。

  沐浴著新時期翻天覆地的改革開放東風,大慶持續奏響『踏著鐵人腳步走』最強音,開拓進取、接力奮斗,在莽莽荒原上崛起了一座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現代化城市。

  如今的大慶,經濟實力實現歷史性跨越,規上工業增加值佔全省近『半壁江山』,經濟總量居東北三省地級城市第1位,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躋身全國資源型城市前列;產業轉型實現歷史性跨越,地方經濟、非油經濟佔比分別達到65.7%、75.7%,比2000年分別提高53、52.5個百分點;要素集聚實現歷史性跨越,晉位哈長城市群區域中心城市,常住人口超過278萬、保持淨流入態勢,擁有6所高校、178家科研院所、45萬各類人纔,薩爾圖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5萬人次,非公經濟佔比達到50.1%。城市品質實現歷史性跨越,蟬聯5屆全國文明城市、4屆國家衛生城市,榮膺國家園林城市稱號,被譽為『綠色油化之都、天然百湖之城、北國溫泉之鄉』;人民生活實現歷史性跨越,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891元、全省第1位,每百戶居民私家車保有量64.7臺,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保持較高水准,2018年入選新時代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優秀城市。

  奮進在新時代驚天動地的復興逐夢征程,大慶堅決扛起『當好標杆旗幟』政治責任,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以『四重奏、四條路』引領轉型振興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重構產業,闖出經濟結構更優的新路子。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持續抓『項目』擴增量、抓『企業』優存量、抓『招商』攢後勁,以海國龍油550萬噸重油催化熱裂解、沃爾沃等龍頭企業領銜帶動,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格局構建形成,入選全國第二批產業轉型昇級示范區,先後四次因『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等工作成效突出』獲得國務院通報表彰。

  重組要素,闖出體制機制更活的新路子。著眼破除『三大矛盾』、『三偏問題』、『四個短板』,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推動創新,完成駐慶央企『三供一業』及辦社會職能分離移交,實現市屬國企整合重組、減員增效;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連續5年全省第1;獲批國家可再生能源綜合應用示范區,國家首個光伏、儲能實證實驗平臺落地建設,古龍頁岩油勘探開發取得重大突破。

  重聚動能,闖出內生動力更足的新路子。市場主體發展到24.9萬戶、年均增長11%,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32家,大慶躋身19個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行列。堅持『經濟遇冷不冷民心,財政再難不難百姓』,民生支出佔公共財政支出比重超過80%,兩個貧困縣如期摘帽,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持續高於經濟增速、農村高於城鎮,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重塑環境,闖出承載功能更強的新路子。推出優化營商環境3.0版,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首席服務員制等創新舉措全省推廣,在東北『三省一區』營商環境試評價中排名第4、地級城市第1;在全省率先建成標准化市級綜治中心,『4543』模式被司法部稱為『楓橋經驗』大慶昇級版、推向全國,獲批全國第一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政治生態全面淨化、持續向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成為深切認同和高度自覺,大慶在全省市地政治生態考核中位列『好』等次。

責任編輯:王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