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從東方紅到太陽昇 | 東北解放區第一座烈士陵園——西滿革命烈士陵園
2021-06-05 08:28:27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篳路藍縷,世紀鏗鏘前行,萬裡河山處處閃耀著紅色的光芒。

  從抗聯烽火到開墾拓荒,從大國重器到向北前沿,百年『紅色腳印』喚醒沈睡千年的黑土地。

  龍視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大型融媒體專題『從東方紅到太陽昇』——雲打卡黑龍江省百個『紅色印跡』,三條足跡,連點成線,帶您跨越時空,重溫一段段鮮為人知而又波瀾壯闊的紅色歲月。

  北緯53°27′00?至53°33′30?,坐落著中國最北村落——北極村,在這裡黑龍江勾勒出中國版圖最北邊的輪廓,在這裡北極之星點亮神州大地。讓我們一路北上,聆聽『抗日第一槍』的回響、重溫抗日志士的事跡、見證大國重器的崛起、回溯林區轉型的脈絡。一路向北,向著紅色光芒指引的方向,向著國旗高高飄揚的地方。

  第七十五站 西滿革命烈士陵園

  齊齊哈爾市東郊坐落著一座莊嚴肅穆的陵園——西滿革命烈士陵園。陵園始建於1947年,1948年清明節落成,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是我國東北解放區第一座烈士陵園,陵園內現安葬、安放著黨的『七大』代表楊道和、『一二·九』學生救亡運動的馮克武、呂明仁,人民藝術家王大化等609位革命英烈,其中抗日戰爭時期犧牲的9位,解放戰爭犧牲的419位,抗美援朝、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犧牲的181位。他們為了人民解放、民族獨立、國家建設而英勇奮斗,譜寫了一曲曲壯烈的英雄贊歌。

  王復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文學院。1919年作為學生骨乾參加了五四運動。1920年3月,在李大釗的指導下,與鄧中夏等19人發起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馬克思主義研究團體——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920年11月,王復生加入由李大釗建立的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1921年秋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31年冬,按照黨的部署,王復生組織社會各界支援馬佔山發起的抗擊日本侵略軍的江橋抗戰。1936年6月,王復生被日、偽當局逮捕,受盡酷刑,堅貞不屈,於同年8月15日在齊齊哈爾北門外英勇就義。

  張永興、張克興兩位烈士是親兄弟,被譽為戰斗在隱蔽戰線上的『情報雙星』。張永興早年參加學生運動和工人運動,1932年12月,在北平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4月,張永興等被派往齊齊哈爾建立地下黨組織,主要任務是搜集關東軍的軍事情報。經過張永興、張克興和戰友們的艱苦工作,我黨迅速在敵人軍事中樞建立起准確快捷的情報系統,張氏兄弟被共產國際情報總部譽為傑出的中國『情報雙星』。由於叛徒的出賣,張永興、張克興等被捕。1937年1月,張永興、張克興等8位同志英勇就義。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學黨史 悟思想 辦實事 開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