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2020年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致信祝賀哈工大建校100周年,對學校建校百年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給予高度肯定和充分認可,同時對學校新百年發展提出厚重期許和深切囑托。一年來,哈爾濱工業大學以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引領航向,奮力開啟新百年卓越發展新征程。

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馬祖光院士紀念園,『祖國以光』紅色見學點以生動詳實的圖片資料,再現了馬祖光院士紮根東北、愛國奉獻、艱苦創業的感人事跡和不斷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


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學生 李天夫
我們也會把自己的未來和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起,像馬祖光院士一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國家航天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哈工大,像這樣的見學點已經『連點成線』,形成一條條獨特的『校園紅色見學線路』,激勵著新一代哈工大人賡續許黨報國的紅色基因,將名字和成果寫進航天發展史。

幾天前,天問一號探測器著陸火星首批科學影像圖發布,標志著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中國印跡』和『著巡合影』兩張影像圖中,鮮紅方正的國旗清晰可見。哈工大冷勁松教授團隊自主設計並研制的國旗鎖緊展開機構,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形狀記憶聚合物智能結構應用於深空探測工程的國家;航天器控制團隊為火星環繞器制動捕獲任務提供了技術支橕;學校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研究中心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總體部合作,經過五年的潛心攻關,創新研制了『祝融號』火星車的輪步式移動系統,成為國際上首個成功登陸外星球的主被動復式星球車。

哈工大機電工程學院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系書記 丁亮
之前的懸架運動關節都是屬於被動的,在遇到沈陷的時候容易陷車,而采用我們的主動關節可以實現車輪全部沈入土壤的時候還可以成功脫陷。

從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天問一號』探秘火星,到『奮斗者』號坐底世界最深海溝,一年來,哈工大人不斷攻堅克難,用一項項硬核技術支橕九天攬月、助力五洋捉鱉,前瞻性布局一批大項目、大工程,超前謀劃重大前沿方向和關鍵核心技術,為科技強國建設提供了更多『哈工大方案』。

哈工大機電工程學院院長 高海波
2023年計劃進行小行星探測,我們團隊也在參加這個工作。現在既定的嫦娥七號落在月球南極采樣的問題、後續載人登月、2035年左右還要進行火星二期工作,所有這些工作我們需要提前3到5年進行關鍵技術研究。

哈工大還推出一系列提昇人纔培養質量的硬招實招,建立人纔培養特區,成立小衛星班、智能機器人班、永坦班等特色班,瞄准國家重大科技前沿和關鍵領域,加快培養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哈工大機電工程學院院長 高海波
為國育纔、為黨育人,無論學生還是老師,整個過程都被科研帶動起來了,我們現在走的是『大師+團隊』的模式,對學生都是多層次的培養,包括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多學科交叉,這樣培養出的人纔就是多專多能,可以在在關鍵領域解決卡脖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