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黑龍江省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2021-07-01 08:42: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紫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1日訊 夏無滲水冬日暖,路面整潔綠成景。看著自己住了30多年的老房子煥然一新,哈爾濱市南崗區繁榮街56號院的老人們滿心歡喜。老舊小區改造『內實外美』,從外牆裝飾到牆體保暖、從樓內粉刷到庭院改造,讓更多人在提昇居住體驗的同時,留住了『城市裡的鄉愁』。

  一棟棟舊樓更新改造、一張張笑臉幸福洋溢,這只是『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我省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涉及40萬戶,惠及群眾近120萬人。

  讓『大作為』對接『小日子』。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堅持把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成果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標尺,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突出重點難點攻堅,實施整體推進,抓實基層實踐,通過多渠道找實問題、精准化建賬定責、定時限整改落實,推出一系列便民利民惠民新舉措、新辦法,實施一大批造福百姓的民生項目、民生工程,切實把實事辦到心坎上,暖到心窩裡,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史學習教育帶來的新變化。

  堅持以上率下 高站位高標准推進

  學史力行,實乾為民,彰顯百年大黨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也是新征程上每一個共產黨人肩負的使命擔當。

  『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開展以來,我省堅持以上率下,高站位謀劃、高標准部署、高質量推進,向難題叫板,用行動說話。省委常委會會議、省委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會議多次專題研究部署,成立工作專班推進,切實強化組織領導、示范引導、督促指導。省委常委班子堅持從自身做起,專門制定方案,圍繞為群眾辦實事,分別深入到分管系統和領域、服務對象和窗口單位、黨建聯系點和基層黨組織,察民情、知民意、解民懮,推動解決民生和發展問題。省級領導同志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開展『辦實事、開新局』專題調研,每位領導同志至少選定一個重點調研課題,從最困難的群眾、最關鍵的領域、最突出的問題入手,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

  在我省圍繞就業創業、社會保障、教育公平、醫療衛生、文化事業、基層社會治理、污染防治、改善人居環境等關乎民生福祉重點難點問題開展的10個專項行動中,每個專項行動都至少確定了一名省領導牽頭負責,並明確省直牽頭部門和責任單位,每月一調度,把群眾關心的現實利益問題解決到位。

  各地各單位主要領導帶頭,以普通群眾身份『走流程』,深入到問題多、困難大、矛盾相對集中的地方,切身體驗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事項辦理流程,推動問題現場發現、現場受理、現場解決。在背街巷道、民居角落,解決小區路燈線路、廣場路面維修問題;在鄉村林場一線,對防火設備檢修、給養保障、應急撲救環節逐一查驗;在窗口單位、服務大廳,面對面解決訴訟服務、信訪案件、審批流程等方面存在的百姓難心事……實踐活動啟動以來,全省縣處級以上領導乾部通過走流程,解決民生實事2.2萬餘件。

  層層壓實責任 瞄准『小切口』解決『大問題』

  責任在肩上,人民在心頭。全省各地各單位上下聯動、層層落實,認真找准查實基層和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從『小切口』入手,解決群眾心中的『大問題』,推動服務『大變化』,滿足民生『大需求』。

  各省直牽頭單位對准靶心,向棚戶區改造、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重、健身場地設施供給不充分等群眾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重點難點問題集中發力,推動『點』上破題、『面』上突破。

  『鄉鎮看得見沒權批,縣裡有權批看不見』。省民政廳針對社會救助方面存在的事權不對等問題,下放社會救助對象確認權,變縣、鄉兩級辦理為鄉鎮(街道)一次辦理,優化救助流程,提昇救助對象認定精准度,得到基層乾部和困難群眾廣泛認可。

  堅持提早動手,實施『冬病夏治』。省住建廳聚焦城市基礎設施短板,重點改造涉及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供熱管網、供水管網和排水管網,為居民享受舒適溫暖的冬季做好准備,以看得見的變化回應群眾期盼。

  『輕松一按,申報在線』。省鄉村振興局推出全省防止返貧監測『一鍵申報』APP,通過開展月調度進行數據分析,盯緊脫貧戶收入變化、務工變化,及時發現收入下降的風險點,及時反饋情況,及時采取措施,確保脫貧人口收入持續穩定。

  立足實際解難題,抓住關鍵促落實。各市縣主動承接任務,上下貫通、協調推進,切實做到抓一線管一片。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等地開通群眾熱線專線、問政平臺,及時受理和解決群眾個性需求和具體問題,全力推動為群眾辦實事動真章、見實效。尚志市遭受龍卷風襲擊,受災自然村10個,房屋倒損350間,受災群眾730人,市委市政府第一時間啟動救災幫扶工作,不到一周時間維修受損房屋近90%,受災群眾房屋保險理賠工作全部完成。

  我省『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從啟動即堅持先謀快動、立見成效。各地各單位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等渠道,認真梳理項目清單,建立『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聚焦聚力辦實事解難題。截至目前,省市兩級『我為群眾辦實事』臺賬項目已完成1249項,佔比53.5%,實現任務過半的預期目標。

  冷屋子、吃水難的問題解決了,物業服務的質量改進了,文化產品供給更豐富了,退休人員社保認證更方便了,中小學生作業減了量、增了效,辦事窗口效率更高、服務更優了……一件件好事、一樁樁實事,將『小事情』辦成『大民生』,傳遞著龍江振興發展中的暖心溫度,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昇。

  傾聽百姓聲音 堅持問需問計問效於民

  沒有一種根基,比紮根人民更堅實;沒有一種力量,比從群眾中得來更強大。我省著眼群眾需求、群眾受益、群眾滿意,堅持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面向群眾敞開大門,推動辦實事全過程公開,讓群眾參與、請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

  『哈爾濱市南崗區宣慶小區路面因工程施工破損,影響居民出行,希望關注!』哈爾濱市數字城管公共服務平臺接到群眾投訴後,立即責成街道辦事處和物業公司迅速整改,鋪設臨時步道板保障日常出行,得到小區居民紛紛點贊。

  『面對面』傾聽民意,『鍵對鍵』匯聚民聲。齊齊哈爾市在實踐活動中,召開『開門辦民生』新聞發布會,向群眾公示民生項目29項,自覺接受群眾監督;依托『吹哨報到』公共服務平臺,對群眾訴求實行『接訴即辦』,市、區(縣)、街(鄉)分級受理,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形成為群眾辦實事常態化機制,群眾反映事項辦結率達到90%以上。大慶市通過市長熱線、網絡問政平臺、數字城管平臺,受理並解決供熱、供電、供水、物業、燃氣、通訊等方面問題3437個。雙鴨山市開展換屆後村(社區)『兩委』『辦好一件事』活動,全市461個行政村、103個社區『兩委』新班子走近群眾,直面關切,找准找實問題,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683件,化解遺留矛盾糾紛26件,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項目67個。

  6月中旬以來,受強降水影響,大興安嶺地區7條江河全部出現超警戒洪水。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高於一切。各級黨組織聞汛而動,黨員乾部涉水逆行,把防汛抗災救災作為最重要最緊迫的政治任務,6000餘名黨員乾部駐守抗災一線,258個臨時黨支部、流動黨小組,建在防洪堤上、搶險段上、救援路上,339個黨員突擊隊、黨員衝鋒隊、黨員服務隊,涉險在前、示范在前,築起一道道洪水衝不垮的堅強堡壘,彰顯了先鋒本色、為民擔當。『我是黨員不怕難』歌聲在防洪堤上久久回蕩,黨旗在抗洪一線高高飄揚。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我省圍繞環境整治、政策宣傳、司法救助、義診送醫、關愛幫扶等,組織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黨員乾部開展志願服務45萬人次。

  臉龐滴落的汗珠、挑燈夜戰的堅守、飛濺褲腿的泥濘,標注的是為民底色,折射的是以人民為中心的不變初心。龍江大地上,一場場生動的『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蓬勃展開,樁樁件件的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點點滴滴的為民服務真情溫暖人心,共產黨人的信念在這裡傳承、奮斗在這裡接續、初心在這裡踐行。

責任編輯:楊禹

【東北網專欄】我為群眾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