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6日訊 (記者孫英鑫 安澤) 6日,由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舉行齊齊哈爾市專場。會上,中共齊齊哈爾市委書記李玉剛表示,齊齊哈爾人民始終堅持和緊緊依靠黨的領導,以獨特的歷史積淀和產業優勢,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積極貢獻力量。

齊齊哈爾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英雄之城
齊齊哈爾是全國解放最早的省會城市,1946年4月24日解放後,中共西滿分局、西滿軍區機關先後遷至這裡,為鞏固和擴大東北解放區作出了積極貢獻。新中國成立後,齊齊哈爾為國家糧食安全、工業化和國防事業作出了重要歷史貢獻。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方面,累計為國家貢獻糧食4000多億斤,有力發揮了『壓艙石』作用。在推進工業化方面,齊齊哈爾是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建設的重工業城市,強大的工業母機制造能力是我國工業化的堅強後盾。被譽為『國寶』的中國一重,是國家冶金裝備、核島裝備的領軍企業;第一機床廠、第二機床廠位列中國機床行業『十八羅漢』之首。在服務國防事業發展方面,中國一重為國防軍工提供了大量重大成套技術裝備;被譽為共和國掌上明珠的北滿特鋼,為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一艘核潛艇、第一架殲擊機、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等多個『國家第一』提供了關鍵性合金鋼材。
齊齊哈爾是一座加快轉型昇級的裝備之城
黨的十八大以來,齊齊哈爾緊緊圍繞做好『三篇大文章』,勇擔維護產業安全重任,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快推進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十三五』期間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0.1%,全市工業穩增長和轉型昇級、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等工作相繼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和嘉獎。全力助推『老字號』企業深化改革、加快技術創新,中國一重營業收入由低谷時2015年的48.5億元提高到2020年的近400億元,五年增長近700%;北滿特鋼引進建龍集團,通過市場化法制化重組,2020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五年增長240%;齊齊哈爾車輛廠通過中車集團內部優勢互補重組,牽頭組建了中車齊車集團,主營業務收入規模達到160億元;齊重數控、齊二機床等一批老企業重新煥發出生機活力。全市基本形成了『7+2』高端裝備制造體系,『7』即七大裝備產品,包括核電裝備、高端冶金成套裝備、現代風電裝備、大型數控機床、高端成套壓力裝備、鐵路貨車和軍工裝備,這些產品目前在全國均處於領先地位,其生產企業均是行業頭部企業、領軍企業;『2』即兩個配套體系,一是關鍵部件和基礎零部件配套體系,二是以特殊鋼、陰極銅、合金材料等為主的基礎新材料配套體系。
齊齊哈爾是一座踐行綠色發展的生態之城
齊齊哈爾牢固樹立『兩山』理念,努力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全力保護生態環境。持續抓好全域生態治理,謀劃推進了一批區域性重大生態治理項目,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空氣優良天數達到92%,國控斷面水質達到國家考核標准,正在全力實施黑土地保護行動。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康養產業。素有『中國大濕地,世界鶴家鄉』之稱的紮龍濕地,正在創建國家5A級景區,鶴城主題公園、龍沙動植物園、水師森林溫泉、奧悅滑雪場等一批旅游項目建成運營,是全國首個研學旅行目的地城市和十大工業旅游城市。加快建設高效生態農業。以嫩江流域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建設為統領,抓好『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十四五』期間全市農業總產值將突破千億。推動現代畜牧業規模化綠色化發展,全市奶牛、肉牛飼養總量均佔全省的1/5,『兩牛一豬』養殖能力近千萬頭,飛鶴、牧原、東方希望、金鑼、首農等一批戰略性龍頭企業加速域內布局,1962年建廠的本地企業飛鶴乳業,是目前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嬰幼兒配方粉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突破200億元。
齊齊哈爾是一座銳意改革創新的活力之城
持續推進改革創新,一些舉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著力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紮實推進國有企業配套改革,累計投入改造資金32.9億元,全面接收國有企業『三供一業』;投入資金20.6億元,安置分流國有企業廠辦大集體6.8萬人,為老企業卸下了沈重包袱;穩步推進市屬國資國企改革,組建完善了6大產業集團。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突破34萬戶、5年增長70%,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加快科技創新驅動。以齊齊哈爾國家高新區為依托,加快推進哈大齊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與哈工大等高校建立全方位合作關系,省級以上開發區發展到12個。深化『放管服』改革,在全省率先建成政務『一片雲』和大數據平臺,實施『承諾即開工』『多審合一』等審批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減至半天,不動產登記在全國率先實現『稅費通繳』『全城通辦』『現場直辦』,公證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一網通辦』和多部門數據共享。不斷激發人力資源活力。建成全省首家人力資源產業園,吸引40戶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入駐,每年提供就業崗位近10萬個,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提供了有力支橕。
齊齊哈爾是一座充滿和諧美好的幸福之城
堅持人民至上,醫療、教育、養老等民生保障全面提速,『十三五』期間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33.5%和49.2%,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持續增強。城鄉宜居環境持續改善。搶抓政策機遇改造棚戶區7.1萬戶、老舊小區138個,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3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4萬戶,2020年棚戶區和農村危房改造受到國務院嘉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中心城區主要街道、公共區域和開放場所實現免費WIFI全覆蓋,加快5G建設和應用,建成5G基站2147個;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達到98%,供熱提昇至20℃以上,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8%,修建國省道300公裡、農村公路2700公裡。暢通群眾訴求渠道,創新『開門辦民生』『吹哨報到』等改革舉措,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齊齊哈爾是一座承載奮斗夢想的希望之城
『十四五』時期,齊齊哈爾市持續向經濟建設聚焦發力,圍繞12個重點產業,深入實施『百萬千』產業倍增計劃,即抓好百億級縣區、百億級園區創建和百大項目招商建設,實施萬級市場主體引進和培育行動,建設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生物醫藥和新能源4個『千字號』產業集群,創建國家高端裝備和精密超精密制造基地、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原料藥基地、新能源基地,努力打造老工業基地轉型昇級的全國樣板。到2025年,力爭培育形成10戶超百億級龍頭企業,規上工業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600億元。推行『數字+執法+信用』行政治理模式,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深入實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國家試點,優化城鄉社區網格化管理,提昇城鄉治安治理和服務能力水平,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財產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齊齊哈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