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黑河賡續百年奮斗初心 走好新時代趕考之路
2021-07-15 10:41: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英鑫 安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東北網7月15日訊(記者 孫英鑫 安澤)15日,在『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黑河市專場上,中共黑河市委書記馬裡就黨的十八大以來,黑河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就和寶貴經驗進行了介紹。

  今天的黑河,經濟實力更強、質量更優,是發展動能積蓄的潛力之城。

  振興發展跑出加速度。『十三五』時期,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億元大關,年均增長6%,人均GDP全省排名由第5位昇至第3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8.2%;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累計超過200億元;累計接待國內外旅游者490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00億元。2020年創下全市地區生產總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項指標增幅全省第1的歷史紀錄。

  產業質量實現大提昇。高度重視產業對經濟的引領作用,圍繞補鏈延鏈強鏈,逐步構建起農林產品、礦產開發兩大基礎立市產業,文旅康養、商貿物流、進出口加工三大主導優勢產業,綠色能源、高寒試驗、數字經濟、沿邊金融四大機會成長產業『234』現代產業新體系。建成全國唯一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市,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佔全省1/3、全國1/6,6個縣(市、區)中3個成為國家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寒區試車綜合試驗量佔全國近90%,黑河寒區試車產業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突出打造縣域特色主導產業,『百億級大豆、百億級礦產』『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商貿物流』等產業持續優化昇級。嫩江市縣域經濟綜合排名連續兩年全省第一。

  項目建設開創新局面。堅持『大招商、招大商,大上項目、上大項目』,以提昇項目質量保證發展質量。僅近三年,黑河就實施省市百大項目322個、總投資660億元,東北地區最大銅礦多寶山銅礦二期、象嶼生化玉米深加工等109個項目建成投產,北黑鐵路昇級改造、市衛生健康中心、『三館一中心』等人民群眾期盼多年的重大項目加快建設,寒區試車高新技術產業園、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寒區試驗基地等戰略新興項目順利推進。

  今天的黑河,城市發展更富活力、更富魅力,是邁向現代化邊境區域中心的開放之城。

  對俄開放前景無限。錨定『兩區、一樞紐、一基地』戰略定位,加快打造以黑河自貿片區為引領的對俄開放新高地。發布制度創新案例35項,10項成果全省復制推廣,跨境電商『多倉聯動』新模式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50典型案例。跨境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吸引各類境內外企業2051戶、新增市場主體6846戶,跨境人民幣結算居全省地級市首位。我國至俄羅斯遠東和西伯利亞地區能源資源合作最便捷的國際通道正在全面形成。

  邊城建設方興未艾。完成邊境區域中心城市頂層設計,確定了『一島一港、兩軸兩帶、五區多中心』城市發展定位。堅持按照5A級景區標准建設城市,著力打造沿邊地區高水平新型智慧城市,特別是去年結合承辦第三屆全省旅發大會,集中實施景城一體項目和市政項目40項,既增添了顏值又提昇了氣質。

  今天的黑河,發展要素加速集聚,發展動能積蓄湧流。

  近三年,引進各類人纔3758人,其中去年一次性就引進浙大、吉大等高校全日制研究生216人。第七次人口普查顯示,市區人口逆勢增長,比第六次人口普查增加近3萬人。

  綠色生態扮靚邊城。深入貫徹『兩山』理念,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全面打好『藍天、碧水、淨土、美麗鄉村、原生態』保衛戰。轄區內7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優良,成為全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100%的16個城市之一。56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生活垃圾有效治理,湧現出一批省級清潔行動示范村、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抵邊樣板村。

  今天的黑河,民生福祉更有溫度、更有質感,是宜居宜業的幸福之城。

  群眾生活溫馨愜意。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省控指標2.1個百分點,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居全省第一方陣,義務教育學校標准化100%。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實現全覆蓋,市衛生健康中心和『三館一中心』建設將徹底改寫市級缺少三甲醫院、圖書館、綜合博物館和檔案館不達標的歷史。近兩年市區老舊小區改造面積位列全省第2,1/6的城鎮居民受益。2.68萬農村貧困人口提前一年全部脫貧。

  乾事創業風頭正勁。著力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為實現黑河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共同奮斗。力爭『十四五』時期實現改革創新、對俄開放、農業現代化和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四個走在前列』,經濟總量佔全省比重、發展質量和效益、人民群眾獲得感『三個大幅提昇』,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路上再譜黑河錦繡華章。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龍江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