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7月15日訊 盛夏時節,吃上一碗地道的朝鮮族大冷面、欣賞一段朝鮮民族歌舞、逛一逛頗具特色的旅游紀念品展銷中心……生活頓時有了不一樣的煙火。
日前,經過精心打造的朝鮮民俗風情街項目全面建成,以高顏值呈現在人們面前。該項目是旅發大會重點觀摩項目之一,它的建成將進一步促進我市旅游產業的發展,全面提昇牡丹江城市服務功能、城市品位和旅游知名度,民族元素將成為牡丹江城市的新名片,為旅發大會勝利召開添新彩。
【項目名片】
朝鮮民俗風情街項目全長1.9公裡,是黑龍江省第二條被評為國家級景區的街路,東起西三條路,西至西十一條路,北起平安街,南至新安街,總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這裡居住著1.2萬朝鮮族居民,有全省唯一的朝鮮族街道辦事處,以及朝鮮族中小學、朝鮮民族藝術館、民族歌舞團等民族文化單位團體和400餘戶朝鮮民族商貿實體。

西安區引導朝鮮民俗風情街沿街商家自願更新更換中朝雙語牌匾,朝鮮民俗風情街臨街商家、駐區單位、小區門樓已接近100%實現雙語亮化;對街道原有的公共裝置進行藝術化改造,設置民族元素濃郁的2處街景和特色門牌500個,朝鮮民俗銅質雕塑6組;從2019年起,累計投入3000萬元,對園區內道路、人行系統、居民廣場改造昇級;新更換朝鮮民俗風情街民族特色路燈,完成沿街19個導引路牌、8個公交站亭和40個擋車石朝鮮民俗風格改造,完成朝鮮民俗風情街西三入口LOGO和歡迎語的設置,並對臨街21個小區大門進行了粉刷改造。
在朝鮮民俗風情街,游客可以走進全長125米的民俗小巷,看到融入朝鮮族元素的牌匾、門頭、櫥窗等,欣賞到小巷的美化亮化,走一走彩色硬化路面,四面『網紅牆』為小巷增添景致;牡丹江旅游紀念品展銷中心即民俗風情街服務中心,由旅游紀念品展銷中心、金達萊郵局和阿媽妮讀報組組成,面積560平方米;朝鮮民族文化廣場由休閑區、舞臺區及門球運動區三個區域組成,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可容納1500人,是集民族文化、群眾演出、專業演繹、餐飲美食、健身娛樂等服務功能於一體的文化休閑場所。
【推進舉措】
為全力迎接2021年第四屆全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西安區結合『城裡城外』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全力以赴謀劃建設以朝鮮民族特色餐飲、賓館民宿、休閑娛樂、旅游購物交匯,新興服務業與傳統業態融合發展的牡丹江朝鮮族文旅商貿園區,打造牡丹江最具朝鮮民族生活氣息的商貿街,叫響『城西旅游』品牌。該區強力推動朝鮮民俗風情街項目建設,通過基礎設施的不斷拉動昇級和招商引資項目的引入,業態逐漸豐富多元,民俗特色愈加濃厚,聚集效應日益顯著。

西安區堅持規劃引領,聘請專業團隊對朝鮮民俗風情街進行整體提昇規劃和設計實施,全街路強電弱電入地,道路及配套路燈、綠化全面昇級改造,實現整街亮化提昇,采用安全、節能的熒光燈和地面投射燈對建築立面、樹木等進行低亮度、低污染亮化。
同時,西安區設置一批民族風格的雕塑等公共藝術品和特色商亭、座椅等服務類設施,新引進一批特色餐飲項目,進一步提昇特色街路的文旅功能,形成集吃、住、行、游、購、娛等全元素的夜經濟鏈條。
【市民熱議】
市民金女士:『老街、新景、新地標,能夠生活在這裡我覺得非常愜意,這也是值得市民點贊的幸事。』民族風情的完美詮釋,美食夜市、人氣輕餐、精品酒吧、燈光樹影裡的風情街搖曳多姿,越發展現其迷人的魅力。這裡不僅吸引了市民聚集,也讓外地游客流連忘返,提昇了牡丹江的文化品位,擴大了牡丹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經營業戶林先生:我在民俗風情街經營一家冷面館已經7年多,主打的就是朝鮮族特色冷面和朝鮮族各種特色拌菜。隨著最近朝鮮民俗風情街改造提昇工程全面完成,又進入盛夏時節,到店消費的顧客數量明顯增加,營業額也是在不斷增加,目前上座率已經達到90%以上。這得益於旅發大會在我市承辦,得益於市委、市政府將這個項目列入旅發重點。屆時,我希望能借此次旅發大會叫響我經營的冷面品牌,走出牡丹江,走向全國。
市民王先生:朝鮮民俗風情街的改造提昇,讓我歡欣鼓舞。我希望民俗風情街能夠成為牡丹江文化旅游的新亮點、新地標,特別是能夠借力旅發大會,在全國打響知名度,像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知名步行街一樣,有持久旺盛的吸引力、生命力,也希望更多的游客走進這條街,感受牡丹江的特色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