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訊 日前,一款國內首創的『保聯融』產品落地大慶,作為首個受益企業的大慶鑫順益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獲批400萬元貸款,這筆錢的入賬,成功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難題。
這僅是大慶入選第二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後,圍繞金融服務『增量擴面、提質降本』,進一步完善助企機制、優化服務模式、創新融資產品的一個縮影。市金融辦工作人員介紹,隨著金融與產業深度合作的持續推進,大慶實體經濟效率和能力將不斷提昇。
完善助企機制是支持實體經濟的一劑良方,大慶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在政銀企協調聯動上下功夫,突破中小微企業依靠抵押獲貸『路徑依賴』,創新推出信用貸款『白名單』工作機制。截至目前,已累計為610家企業投放信用貸款3.2億元,今年新增『白名單』企業150家,新增貸款0.3億元;在供應鏈金融方面,年初以來累計開展專題調研20多次,組織專題座談會、銀企對接活動12次。目前,全市供應鏈融資總規模超100億元,業態模式涵蓋信貸、票據、租賃、保理等領域;推行『全鏈通』助力初創企業加快發展,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鏈通』企業開戶兩小時內辦結,提高企業開戶便利度,提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水平。目前,通過『全鏈通』系統,全市銀行機構已為146戶企業完成開立銀行賬戶業務辦理,辦事效率和客戶滿意度雙提昇。
滿意無終點,服務永無止境,大慶市充分發揮『金融引擎』作用,不斷拓展完善大慶產業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發揮融資服務合力,完善信用培育功能。截至目前,平臺注冊企業4400家,入駐金融機構28家,發布金融產品134個,解決融資需求總額11.5億元;在降低融資成本上,加大貸款貼息力度,為『雙穩』基金企業池、信用貸款『白名單』等企業提供500萬元貸款貼息資金,助力民營及中小微企業過難關。目前已貼息企業3期共156家,總金額425萬元,服務保障信貸投放4.8億元;此外,大慶市積極推行『互聯網+不動產抵押登記』模式,在全省率先將不動產抵押登記服務窗口延伸到金融網點,這一做法被評為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十大典型案例。截至6月末,全市不動產抵押登記便民服務窗口83個,其中銀行服務點累計辦理業務1304筆、3.68億元。
推動實體經濟信用『變現』離不開融資產品的創新,大慶市不斷打破傳統抵押貸款路徑依賴,推廣融資增信產品,以『信』換貸破解企業融資問題。其中的『政采貸』,就是通過建立綠色通道,優化審查流程,簡化審查手續,為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資服務。今年,郵儲銀行大慶分行發放了全國郵儲銀行系統首筆、全省首單線上『政采貸』97.3萬元;『貸款碼』產品助企『碼』上融資,各類市場主體可隨時掃碼線上發布融資需求,意向放貸銀行快速響應、專人主動對接,同時運用金融科技手段自動生成涵蓋基本信息、關聯信息、經營信息等200多項數據的審貸企業增信報告,幫助銀企『用數據換信用、用信用換信貸』。自5月初『貸款碼』上線以來,已累計為15戶企業解決融資需求11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