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肇源縣超等蒙古族鄉黨委始終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第一職責,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乾部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創新基層黨建工作,突出重點、破解難點、打造亮點,用黨建引領各項事業發展,強化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肇源縣超等蒙古族鄉以『常』『專』兼備促學。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各級會議精神,不斷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推進後續整改;以『引』『治』結合造勢。堅持引導與治理融合,注重鄉風、民風、家風引導,全力打造民族鄉淳朴民風,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以『防』『處』並重倡廉。堅持預防和處罰結合,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問題整改和制度建設入手,強化責任分解、考核和監督檢查等環節,紮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凸顯黨建核心,培強政治基礎。

在優化村級班子上,鄉黨委實行『重點工作量化、工資浮動掛鉤、獎懲措施並重』的辦法,加強村乾部目標管理考核;在規范組織生活上,落實了『三包一講』工作措施,明確無職黨員工作分工,實現村級『三會一課』規范開展,長期堅持;在精細管理黨員上實行『一證一賬一卡』管理措施。保證『流動黨員』和黨支部聯系『不斷線』,嚴格組織關系管理,嚴把黨員入口關,激活黨建要素,強化組織保障。

肇源縣超等蒙古族鄉更是注重黨建成果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為促進集體增收多元化,成立了有利村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全鄉各村都統一投資入股,按股分成;村級機械租賃、企業分紅等,為各行政村工作運轉提供了支持。推動脫貧攻堅長效化。經與寧昇電力協商,落實『光伏帶貧』措施,每年保證在20萬元左右的扶貧資金投入,有效保障了三年穩定期內脫貧戶不返貧,邊緣戶不致貧。

堅持特色黨建實用化。探索實施了『三員三聯三帶』的無職黨員包戶制度,黨員是黨支部的工作網格員、政策宣傳員、環境監督員,負責聯絡工作、聯系群眾、聯合發展,做到急事帶頭、難事帶領、常事帶動。同時,施行文明創建典型化。全鄉開展了『最美庭院、乾淨人家』評選活動,實施了『垃圾不出院、清運垃圾集中收費』等措施,落實了村民『門前三包、三戶一組』互幫互助機制,村村都設立了『文明實踐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標牌和『黨建牆』,鄉風、民風、家風培育新風工作逐步深入,全鄉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獲得了省委的通報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