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2021-07-27 09:14: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薛立偉 閆紫謙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7月27日訊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科技進步和創新。從『汗滴禾下土』到『無接觸式的種地模式』,智慧農業給傳統農業裝上了高科技的『順風耳』『千裡眼』,新農機、新技術紮根田間,希望的田野上發生著深刻的變革。

  在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明確要求,加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和裝備創新,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這在我省涉農高校和科研院所引發了熱烈反響。

  科技興農 為農業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橕

  五谷豐登,農民富足,不僅僅來自風調雨順的自然饋贈,更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橕。

  省農科院黨組書記、院長劉娣表示,省農科院將認真貫徹落實《決定》中部署的『12545』重點任務,找准定位、整合資源、發揮優勢,重點在糧食安全、黑土保護、種業提昇等領域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橕引領作用。

  『我院將圍繞糧食安全保障工程,推進糧食作物品種培優、品質提昇,為市場提供穩定的新品種供給;

  圍繞黑土地保護利用工程,力爭在國家級黑土地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黑土地保護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取得突破,並致力在全省范圍內加快推進黑土地保護和地力恢復技術的推廣應用;圍繞現代種業提昇工程,加大育種創新平臺投入力度,推進前沿育種技術攻關;圍繞現代畜牧業發展工程,致力於為我省優質生豬、高端肉牛、仔鵝生產基地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圍繞農產品加工業昇級工程,不斷強化農產品加工工藝研究和技術支持能力,為產業發展提供源頭技術供給;圍繞農業科技創新工程,繼續在人纔隊伍建設、創新平臺建設、協同創新體系構建等方面持續發力。』劉娣說。

  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省林科院黨組書記伍躍輝表示,省林科院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以科技創新實際行動助力全會提出的現代農業『十二項工程』,為實現到2025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提高到71%以上的目標貢獻力量。

  『我們將主動認領《決定》提出的科研任務,在加強林區生態保護,健全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研究制定農業農村碳達峰、碳中和路線圖,林草種業研究等方面聚力攻堅,提供技術支橕。同時,積極響應並支持《決定》提出的建設30個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真正實現農業科研的協同有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伍躍輝說。

  科技強農 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

  省科學院是自然科學領域綜合性研究機構,在農業領域圍繞生物肥料、農藥、飼料、食用菌、漢麻、秸稈綜合利用、黑土地保護、數字農業、輻照育種等方面應用或儲備了一大批科技成果。

  『這次省委全會圍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進行專題研究,我感到十分必要,非常及時。』省科學院黨組書記趙梅說,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歷史關口,省科學院將認真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有擔當有作為;在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上,重點在技術差異化、跨界融合、縱深研究等方面,充分發揮自然科學科研單位的支橕作用,為我省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曉燕表示,在科普助農方面,要進一步突出靈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向農業經營主體科普農業自然災害等內容,增強他們防風險、抗風險的意識和能力;在科技融入『三農』經濟方面,要發揮好農技協、農業科技志願者等資源優勢,對重點縣鄉村派駐農業科技服務團和服務員,建設農村科技小院,把『三下鄉』中的科技下鄉工作落實到位。

  科技富農 助力農民持續增收

  作為一所涉農高校,從獅白鵝、寒地甜瓜到特色雜糧……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通過一個又一個舌尖『黑科技』,讓越來越多的農民找到了創業方向,走上了致富道路。

  『這次省委以召開全會的方式專題研究農業農村現代化問題,事關全局,意義重大。』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黨委書記董廣芝表示,在貫徹落實上,要繼續發揮特色優勢,力爭在大豆高產栽培模式上有新突破,在獅白鵝育種上有新進展,在雜糧研究上產出國家標准,努力做到『研究立地科研、產出益地成果、培養落地人纔』,為我省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由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作出涉農高校的貢獻。同時,繼續大力推進校地、校企之間深度合作,以大學為依托、農科教相結合、教科推一體化的模式,推動現代農業改革和科技成果轉化,以高校科技服務社會、助力農民增收,真正使學校成為受農民歡迎的學校。

責任編輯:宋蔚

【專題】科技支橕高質量發展——全省科技創新大會暨科學技術獎勵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