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農業強省貢獻力量
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在各市地引發熱烈反響
黑龍江日報7月28日訊 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黑龍江省委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通篇貫穿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做出重大部署,既全面落實了中央賦予我省的戰略定位要求,又充分體現了龍江特色、龍江作為。這在我省各市(地)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決定》為做好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向高質量農業發展聚焦發力
『齊齊哈爾作為農業大市,將認真貫徹落實本次全會精神,按照《決定》部署,調整「三農」工作思路,將齊齊哈爾融入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大局中,緊扣爭當全省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排頭兵的奮斗目標,力爭多貢獻齊齊哈爾力量。』齊齊哈爾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剛說,要緊緊圍繞落實全省現代農業『十大工程』,向高質量農業發展聚焦發力。以建設嫩江流域高效生態農業為牽動,當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以建設『兩牛一豬』三個百億級產業集群為牽動,打造牧業強市和畜牧業基地。以建設五個一體化產業鏈供應鏈為牽動,全面推進農業產業現代化。緊緊圍繞落實全省鄉村建設『五項行動』,向推進農村現代化聚焦發力。緊緊圍繞落實全省農民富裕『四項計劃』,向增進農民福祉聚焦發力。緊緊圍繞落實全省城鄉融合發展『五項機制』,向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聚焦發力。
『牡丹江市將全面貫徹落實本次全會精神,把《決定》作為行動指南,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找准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著力點、突破口,高質量做好新階段「三農」工作,努力走出一條以特色產業為支橕、以強縣富民為主線、以生態宜居為底色,具有牡丹江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為建設農業強省、加快實現龍江農業農村現代化貢獻牡丹江力量。』牡丹江市委書記楊廷雙表示,要聚焦農業高質高效,全力打造特色農業強市。拓展綠色農業鏈條優勢,鞏固食用菌產業優勢,提昇畜牧業效益優勢,挖掘中藥材發展潛力優勢,大力發展冷水魚養殖企業。要聚焦鄉村宜居宜業,全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推動人居環境提標擴面、基礎設施提檔昇級、鄉村旅游提質增效。要聚焦農民富裕富足,全力保持農民增收良好勢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促進農民就業創業,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要聚焦城鄉融合發展,全力推動縣域經濟晉位爭先。著力完善考評機制、培育主導產業、釋放鄉鎮發展潛力。
把握機遇打造核心競爭力
『佳木斯要全面貫徹本次全會精神,奮力打造全省現代農業裝備制造產業新高地。』佳木斯市委副書記、市長叢麗介紹,佳木斯發展現代農業裝備制造業產業基礎雄厚、配套體系完備、科技力量集聚、市場規模巨大、平臺支橕有力,下一步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緊緊抓住國產高端農機發展的歷史性機遇,立足現有基礎,加速產業集聚,推進轉型昇級,以先進、高端、智能為主攻方向,全力創建『中國農機谷』,為把現代農業裝備打造成全省優勢主導產業貢獻佳木斯力量。
『大慶是工業城市,但農業發展也很有特點,是全省僅有的兩個以地級市為單位創建的國家現代化農業示范區之一,糧食生產能力強,畜牧業、漁業優勢明顯,可以說龍江爭當農業現代化排頭兵,大慶責無旁貸。』大慶市委書記李世峰振奮地說。大慶將堅持全鏈條發力、全方位提昇、全環節挖潛、全域化統籌,更大力度促進農業生產高質高效,推動鄉村環境宜居宜業,努力實現農民生活富裕富足,加快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李世峰說:『我們將以良田促良產,實施新一輪高標准農田建設,大力推進鹽鹼地等中低產田改造;以良種出良品,大力推廣適區優質品種和特色畜禽品類;以良法育良農,鼓勵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牽頭組建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加快農技、農資、農田服務全過程全覆蓋;以良業增良效,緊盯「糧頭食尾」「農頭工尾」持續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引導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優勢產業鏈式延伸、集聚發展。』
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綏化市委書記孫恆義表示,要努力走出一條符合綏化實際的農業農村現代化之路。在擴大農村土地規模化經營上下功夫,推動由種植大戶、合作社在生產環節的全程托管或半程托管的『1.0版』,向由龍頭企業直接參與種、加、銷全產業鏈的『2.0』版昇級。在促進糧食生產系統化集成上下功夫,把提高農業生產全程標准化、管理精細化水平作為主要抓手,統籌考慮產前、產中、產後的各生產環節。在推動農業地區工業化發展上下功夫,以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加快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努力在『兩頭兩尾』上全面破題,走好符合農區特點的工業化發展新路。在提昇現代農業科智化能力上下功夫,突出打造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推進數字農業,強化科技創新與裝備支橕。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上下功夫,從健全完善社會化服務體系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入手,進一步理順農業農村生產關系,真正把農民組織起來。在加快農業農村市場化步伐上下功夫,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健全完善農產品市場營銷體系,培育新型職業農民。
鄉村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既要建『物』也要樹『人』,更要善『治』。李世峰表示,大慶要把設施硬件建設好,把治理軟件提昇好,把環境要件管護好,加快打造生態宜居、生活幸福的美麗鄉村。要把改善農民生活放在突出位置,通過調整生產經營方式、優化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口袋鼓起來,腰杆挺起來。同時,要促進多元要素自由流動,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配置,提昇縣(區)域經濟產業化體系,打通區域分割、城鄉壁壘,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心靈更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