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8日訊 從民生民事中,解決群眾『難點』;從走訪調研中,體察民生『痛點』;從傾聽訴求中,把准辦事『落點』;從建章立制中,打通梗阻『堵點』……
辦『上心事』,做『心上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雙鴨山市找准群眾『需求點』,堅持『四個突出』,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紮實開展,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困難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不斷提昇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關鍵詞:圍繞『難點』,突出『重點攻堅』,解決民生難題
在實踐活動中,雙鴨山市圍繞社會保障、就業創業、教育醫療等關乎民生福祉的重點難點問題,確定了14項專項行動、51個辦實事項目,並建立了臺賬,確定8名市級領導、20個市直部門按分工牽頭負責,細化目標任務措施,持續加壓、限期督辦、定點督辦,全力實施一批重點民生項目、民生工程。
堅持辦實事事項、過程、結果面向社會和群眾公開公示,讓群眾參與、請群眾監督、由群眾評判,通過新聞媒體定期公示已完成項目,組織16家牽頭部門公開承諾,與79家市直單位簽訂了承諾書,全省率先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了42個民生領域服務熱線,進一步推動任務落實落靠。
關鍵詞:圍繞『痛點』,突出『便民利企』,改進政務服務
雙鴨山市堅持通過改進政務服務質量提昇政務服務效能為群眾辦實事、為企業解難題、為基層減負擔,結合機關作風整頓優化營商環境,組織開展政務服務堵點排查和問題整改,簡化辦事流程,規范審批行為,壓縮審批時限,提高辦事效率,設立40處營商環境監督測評點、特聘174名市級營商環境特邀監督員,對全市行政審批、服務承諾、行政執法及服務窗口的服務情況進行實時監督。
推動政務服務觸角向基層末梢延伸,實現了便民服務終端縣、鄉、村全覆蓋,確保讓群眾辦事『就近能辦、少跑快辦』,推進暖心服務、適老服務、延伸服務、延時服務、『雲端』服務、惠企服務、上門服務、傾聽服務,變多次跑、多次辦為一次跑、一次辦,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難辦事繁辦事慢問題,讓企業和群眾切身感受到政務服務改革帶來的順心暖心。
關鍵詞:圍繞『落點』,突出『分類指導』,抓實基層實踐
根據不同行業領域、不同黨員群體特點,雙鴨山市找准切入點優化設計活動載體,進行分類指導,推動基層實踐活動整體提昇。將實踐活動與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相結合,組織開展建黨百年『雙百惠民』活動,在黨員乾部中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志願服務我先行』和『三亮、三比、三評』活動,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4003次,參加活動志願者27173人次,為群眾辦實事4285件。
在村(社區)中開展了村(社區)『兩委』新班子『開門一件事』活動,全市村(社區)『兩委』新班子確定了1248個辦實事項目並建立臺賬,組建黨員先鋒崗、先鋒隊664個,開展民生項目526個,為群眾辦好事實事2538件,以辦好『開門一件事』為切入點,展現『新班子』新形象、新作為,有效提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號召力。
關鍵詞:圍繞『堵點』,突出『常態長效』,完善制度機制
雙鴨山市堅持立足長遠,集中出臺一批惠民政策措施,形成一批管長遠、見長效的制度機制,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長效。建立了問題查改、領導包管、監督問責三項機制,常態化開展『走流程』,通過召開群眾座談、發放征求意見函等方式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建議,按照『誰包管、誰負責』原則,壓實領導班子成員責任。
同時,將各單位開展實踐活動情況納入政治生態考核、巡察內容,推動責任落實、任務落實。在民生領域完善構建一批配套機制和政策,制定出臺了《雙鴨山市關於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意見》,構建了科學合理、規范高效、公開公正的社會救助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