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9日訊(記者 孫英鑫 安澤)29日,在中共黑龍江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黑龍江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弘揚北大荒精神』專題發布會上,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北大荒精神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陳彥彥就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賦予了北大荒精神怎樣新的時代內涵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陳彥彥說,北大荒精神是三代北大荒人拓荒實踐的成果,是對中國共產黨偉大建黨精神的繼承與發揚,展現了北大荒人戰天斗地捍衛國家糧食安全的經驗智慧與紅色情懷。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織部分,北大荒精神以極大的開放性和時代性,相伴於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整個歷程。在北大荒人繼往開來、接續奮斗、再創輝煌的新的歷史征程中,必須賦予北大荒精神與時俱進的新內涵,纔能更快地推進『三大一航母』戰略目標的實現,不斷續寫中國農業現代化道路的新篇章。
對北大荒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一是改革攻堅、奮發有為的艱苦奮斗精神。在新時代,北大荒人所面對的『艱苦』已從過去所要克服的匱乏的物質條件,轉變為在新的階段必須面對的新問題、必須克服的新矛盾和必須完成的新任務。這些新問題、新矛盾、新任務主要集中在北大荒集團『推進兩化一改革』、『建設三大一航母』、『打造一流國際大糧商』、『深化農業對外開放與合作』等領域。為此,北大荒必須要發揚不破不立、改革攻堅精神,發揚斗志昂揚、奮發有為精神,率先實現更高水平的農業現代化,向世界農業市場進軍。
二是科技引領、綠色發展的勇於開拓精神。發展現代化農業離不開科技的支橕,只有插上科技的翅膀,現代化農業纔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北大荒人向來重視科技和人纔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從建設初期到目前為止,先後經過機械化、信息化(數字化)和智能化三個發展階段,一直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發展的排頭兵。但與世界國際大糧商相比,北大荒農業在上、中、下游三個生產環節上還存在很多技術短板,所以,北大荒必須鼓足士氣、奮起直追。綠色發展是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就是說北大荒的農業發展不僅要解決『量』的問題,更要解決『質』的問題,實現我國農業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以『綠色智慧廚房』為牽引,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以滿足市場對高品質、多樣性農產品的需要。
三是捨我其誰、勇於擔當的顧全大局精神。在新時代,北大荒人繼續將顧全大局精神發揚光大,捨我其誰、勇於擔當成為北大荒人顧全大局的新風尚。這主要表現為:北大荒勇擔國家糧食安全重任,是名副其實的『中華大糧倉』;北大荒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大力推進墾地共建,加強對地方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了我省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促進了地方農業增產、農民增收,探索了墾地共建的中國式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道路樣本。
四是不忘初心、同舟共濟的無私奉獻精神。北大荒精神是英勇頑強的北大荒人用生命和熱血寫就的不朽史詩,與偉大建黨精神交融互通、一脈相承,凝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初心使命和偉大品格,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北大荒作為中國農業現代化的排頭兵,仍然要發揚不忘初心、同舟共濟和無私奉獻精神,繼續當好國家糧食安全的『壓艙石』,為『中國糧食,中國飯碗』保駕護航。同時,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培養出一大批愛崗敬業、甘於奉獻的企業家、科技人員和勞動模范,打造北大荒企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