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龍江模式』的答案?消失的耕地回來了
2021-08-03 09:14:00 來源:龍視新聞聯播公眾號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據龍視新聞聯播報道 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到黑龍江考察時指出『要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多種措施,調動農民積極性,把黑土地保護好、利用好。』黑龍江的黑土地面積超過全國的一半,是全國黑土地保護的主戰場。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強調,全面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工程。黑龍江因地制宜,面對耕地面積大、地質多樣、地形復雜等考驗,積極探索出黑土保護的『龍江模式』。系列報道《『龍江模式』的答案》看黑龍江如何保護黑土地。

  克山縣是丘陵漫崗地區,而且土質比較松軟,非常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情況,由於常年的雨水衝刷,會形成侵蝕溝。僅僅六年的時間,這條溝就擴展到了十多米寬、五米高的程度。農業和水利專家與時間賽跑,拯救這消失的耕地、流失的黑土。

  克山縣水務局水保站站長張金福介紹,現在的耕層已經裸露在外,通過雨水衝刷和風蝕,在重力作用下下來的土,黑土已經落到底部了。他說,按照實際觀察,每年溝的沿線流失的寬度在30到50厘米。

  從事水土保持工作的『圈內人』把水土流失形象的比喻為『靜悄悄的危機』和『爬行的災難』。這些侵蝕溝吞掉了大面積的耕地,幾乎每年都要白白衝走0.5厘米的黑土層。

  克山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孫開學介紹,原來衝出來的溝,現在通過治理已經種植上作物了,恢復成了耕地。

  在克山縣通過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整建制推進項目治理的這片農田,玉米苗郁郁蔥蔥長勢喜人。從空中,還能依稀看到水土流失在這片黑土地留下的人字形『疤痕』。就在三年前,這片農田因嚴重的水土流失被切割成了大小五塊農田,一半的耕地都被雨水『吞掉』了。

  克山縣西河鎮聯民村農民 韓曉宇:我站在侵蝕溝裡伸手,剛能露出手指尖,侵蝕溝就那麼深,原來我一?地15畝,讓溝一分割以後就剩8畝多地了,只能說瞅著乾上火,也沒有辦法。

  從2019年開始,當地水利和農業部門開始為黑土『療傷』,在溝內建造了石頭谷坊用來攔截上坡的急水,溝內用秸稈和黑土填充。

  克山縣農業開發中心主任 劉文英: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對耕地侵蝕溝進行綜合治理,恢復耕地面積,同時把過去的小方田變成大方田,更有利於大機械作業,我們在田間修建溝渠橋涵,讓水有出路,水路暢通,減少了侵蝕溝的形成,形成了良性循環。

  治理當年,耕地就實現了連片和機械化種植;第二年,在遭遇三場臺風的情況下,也沒能『撕裂』黑土地逐漸愈合的『傷口』。

  克山縣西河鎮聯民村農民 韓曉宇:現在一?地一點不少,產量也翻番了,等於我的損失也找回來了。

  克山縣水務局水保站站長 張金福:我們堅定了信心,溝面上的莊稼和兩側的狀態對比基本沒有變化,產量基本差不多。

  當地的成功經驗將為更多黑土地『療傷』,像這樣的侵蝕溝也被列入了下一步的治理名單。賓縣,地處張廣纔嶺西麓支脈,同樣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戰場。

  這片玉米田采取了『等高耕作』的模式,苗齊苗壯特別喜人。這樣的場景得來不易,因為這個坡度有十度以上,而像賓縣這種丘陵漫崗地區,超過三度以上的坡耕地基本上佔到了總耕地面積的80%以上。

  賓縣農民材 印濤:修了梯田,雨水就不能大面積衝地了,機動車也能上去了,產量也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左右。

  通過造林、修梯田、治理侵蝕溝等方式,『十三五』期間,賓縣共治理水土流失總面積56萬畝。

  黑龍江省水科院水保所所長 徐金忠:表象在侵蝕溝,根子在小流域,首先是橫坡壟作,然後是配合梯田和地梗的工程措施,結合坡面的節排水,讓坡面來水經過樹和草,再進入到下游的河道。防止水土流失的同時,減輕下游河道的泥沙含量,控制江河入庫泥沙和水庫的入庫泥沙,保證岸青水綠。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二級研究員韓曉增:在坡耕地上,第一步建立好排水系統,使它降雨的時候不至於產生太大的水把土壤衝走;第二個要采用蓋的方法,讓土壤不產生面蝕。

  黑龍江省水科院水保所所長 徐金忠:『十三五』期間,咱們省一共投資6.8億,涉及37個縣,99個項目區域,黑龍江省一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是3165萬畝,跟第一次水利普查相比較,減少了水土流失面積是1051萬畝,年均保持土壤的能力能增加近3000萬噸,年均糧食產能增加的糧食產能能力達到8080萬公斤。

  為讓珍貴的黑土實現永續利用,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將『黑土地保護工程』列入全面實施現代農業的『十二項工程』。

  東北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陳海濤:與國家整個戰略發展戰略高度契合的就是『黑土地保護工程』,這個決議真是恰逢其時。全國2.78億畝的黑土地,黑龍江就佔了1.56億畝。黑龍江已經形成了我們自己的黑土地保護的技術模式。下一步,工程技術要和農業技術、生物技術緊密結合在一起,挖掘黑龍江省所擁有的科技潛力,把黑土地科學地保護好。

  除了針對東北黑土坡耕地侵蝕防治,對於白漿土、黑鈣土等黑土層較薄的障礙性土壤,『龍江模式』開出了哪些『藥方』?』下一期帶您探索答案。

責任編輯: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