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為兒女操勞了一輩子,寶泉嶺的這對七旬老人用行動告訴我們,誠信無價。
『你是張庭長嗎,你能來我家一趟嗎?我想替我大兒子把錢還給人家,你說我這個大兒子,這麼大的人了,怎麼一點也不爭氣……』
小江與小王(化名)是多年的好友,2017年12月,小江與小王簽訂土地經營權轉包合同。合同約定小江將其承包某農場的113畝土地轉包給小王,土地承包費為79000元。合同簽訂後小王便將土地承包費轉給了小江。小王在耕種過程中總感覺土地面積不對,一查土地竟少了21.8畝。小王本想找小江退還多收的轉包費,可小江卻不知去向。
2020年8月,小王將小江訴至寶泉嶺人民法院,法院經審理判決小江給付小王土地面積差額部分的轉包費等共計17000餘元。該案判決生效後,小江仍未履行,小王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法官經網絡查詢後,並未發現被執行人小江有財產線索。為保證案件順利結案,執行法官多次走訪小江戶籍地了解情況、找尋其父母陳明利害。

經過多次努力,小江的父母感受到了執行法官的真誠與真情,考慮到小江的失信行為將會給小江自身以及其子女造成嚴重後果,覺得自己的兒子這麼一直躲著也不是辦法,就主動聯系執行法官要代替其兒子履行給付義務。這對老人替子還債的行為感動了小王,其表示願意降低給付金額。

父母替子還債,用行動教育兒子誠信無價,希望兒子能理解父母的苦心,接住誠信的接力棒。
責任編輯:郭麗穎
熱點新聞
圖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