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農村經濟服務與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楊
聚焦『兩個要害』發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黑龍江日報8月4日訊 近日,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黑龍江省關於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省農村經濟服務與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經濟師劉楊參與了《決定》的起草工作。她詮釋了《決定》如何聚焦『兩個要害』發力,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
劉楊表示,我省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和糧食戰略後備基地,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重大、使命光榮。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保障糧食安全必須解決好這兩個要害問題。
一方面,要千方百計保護好黑土地這一『耕地中的大熊貓』。我省位於東北黑土區的核心區,黑土耕地面積2.39億畝,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黑土耕地的保護利用任務更加艱巨。為了保護好黑土地,《決定》提出:實施黑土地保護利用工程,到2025年,黑土地保護示范面積擴大到1億畝,建成和改造高標准農田1.11億畝。
要嚴格落實《東北黑土地保護規劃綱要(2017—2030年)》,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嚴守耕地紅線,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圍繞不同區域黑土地保護治理重點任務,需有針對性推廣『服水、服土、服人』技術模式,因地制宜推廣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重點推動實施黑土地保護性耕作行動,擴大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加快實現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目標,落實監管責任,實施『5+2』田長制,通過建立省、市、縣、鄉、村和網格、戶『5+2』七級田長責任體系,形成網格化、全覆蓋監管機制。實施新一輪高標准農田建設,加強鹽鹼地改造利用、坡耕地綜合防護與治理,以及侵蝕溝綜合治理,有效解決農田基礎設施薄弱、高產穩產標准農田比例不高的問題。根據黑土地保護的新形勢、新要求,做到依法管理、依法保護黑土地,加強黑土地保護利用立法,依法嚴厲打擊懲處破壞黑土地的違法犯罪行為。
另一方面,要加強種業創新、基地建設、企業發展,推進種業強省建設。農業現代化,種子是基礎。我省已收集優質種質資源達5萬餘份,常規粳稻、大豆育種處於全國領先水平,農作物種子企業近500家,種業發展取得一定成效。但還要看到,我省農作物育種手段、研發能力相對落後,玉米、蔬菜等種子部分依賴國外進口,迫切需要打好種業翻身仗。
劉楊表示,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快推動現代種業發展,開展資源保護、創新攻關、企業扶優、基地建設、市場淨化五大行動。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利用,開展農作物、畜禽、水產等農業種質資源普查,加快建立種質資源精准鑒定和基因挖掘研究,構建種質資源分子指紋圖譜庫,切實解決省優異種質資源缺乏、育種群體遺傳基礎狹窄的問題。
劉楊認為,要大力推進種業自主創新,對育種基礎性研究及重點育種項目給予長期穩定支持。通過『揭榜掛帥』等方式,優先啟動重點農作物和畜禽品種關鍵技術攻關。強化國家區域性良種繁育基地、海南南繁基地建設,推動黑河等8個國家級區域性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建立10個省級專家育種示范基地,加快粳稻、玉米、蔬菜、畜禽、水產、林木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加強番茄、油豆角等大宗蔬菜種質資源創新,加快中華華牛培育和東北民豬配套系研發。針對我省存在企業競爭能力不夠強、缺少高端育種人纔的現狀,要支持墾豐、富爾、龍科等種業龍頭企業發展。支持現代種業企業『育繁推』一體化發展。加強種業人纔培養和引進,支持科技人員向企業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