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4日訊 五大連池市堅持將文旅融合、文旅興市擺上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位置,創新運用『4+3+2』模式,健全文旅融合機制,以文化為引領促進旅游發展,以旅游為載體彰顯文化內涵,著力打造中國礦泉特色康養城、抗聯紅色文化傳承區。
立足『四大融合』夯實文旅融合發展根基
五大連池市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打造兼具礦泉文化和康養旅游特色的新模式、新業態,形成文旅深度融合新格局。
堅持把旅游發展元素融入到美麗城市建設中,持續激發文旅消費新動能。立足於打造區域性旅游中心城市,持續加大民生領域投入,『十三五』時期累計支出達136億元,城市品質內涵不斷提昇,相繼斬獲『國家衛生城市』和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這兩塊金字招牌,榮獲『2016旅游業最美中國榜目的地城市』『中國十佳文化旅游明星城市』『一帶一路國際健康旅游目的地』『全國2017百佳深呼吸小城』等稱號,成功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堅持一體推進公共服務體系和市場化服務體系建設,提昇各旅游場所的觀感體驗和文化價值。其中國際文化體育交流中心內設市群眾藝術館、市圖書館、綜合球類館、影院、大劇場等場館,成功承辦了黑龍江省第三屆農民文化藝術節、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路軍成立80周年紀念大會等大型活動。
為實現文化滲透旅游、旅游彰顯文化的一體化發展目標,持續深化機構改革,為推動文旅融合提供行政保障。
聚焦體制機制問題,進一步建立健全黨政統籌的領導機制,打破區域管理壁壘,共同研究謀劃文旅產業發展藍圖。常態化統籌推動全域旅游發展,先後出臺了《關於支持旅游業發展用地政策的方案》等相關政策,共創共建共享的全域旅游發展大格局初步形成。
謀劃『三大特色』釋放文旅融合發展活力
五大連池市結合自身實際,深入謀劃特色文旅IP,全力推動五大連池紅色文化和礦泉旅游逐漸形成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發展態勢,穩步邁向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深入挖掘五大連池市的抗聯紅色文化、達斡爾及滿蒙民俗文化等文化內涵,創新載體和表現形式,推出具有五大連池市自身特色的歷史民族文化活動。自2013年以來,五大連池市連續舉辦了8屆玫瑰花節、精心謀劃設計撒燈節、庫木勒節(山野菜節),並與就業創業、營銷洽談等活動融合舉辦。
大力推動旅游城市建設,重點培育以國際重點文保單位、抗聯博物館等為載體的體驗式旅游和研學旅行。2020年高標准實施了東北抗聯博物館五大連池分館和火山溫泉水世界兩個現場觀摩項目,圓滿完成了第三屆全省旅發大會輔線建設。
成功注冊了紅旅朝陽山商標,與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共同發行了烽火朝陽山系列郵票,設計推出『抗聯軍帽』『紅色明信片』等產品,積極研發非遺抗聯題材剪紙作品、抗聯英雄人物陶瓷套裝、紅色瓷杯等文創產品,並將礦泉美食及康養生態產品與紅色抗聯文化相結合,打造獨具特色的紀念品、伴手禮。
打造『兩大產業』激活文旅融合發展引擎
全面踐行『兩座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重點在打造中國礦泉特色康養城和抗聯紅色文化傳承區上發力,著力將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品牌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發展優勢。
充分發揮比較優勢,積極探索『生態+康養+醫療』產業融合模式,努力將五大連池建設成為獨具礦泉特色的國內知名康養城市。成功承辦了首屆中國康養城市發展高峰論壇,引進了總投資5億元的北京宏福集團金手杖國際康養城等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的逸和源旅居康養中心投入運營,五大連池市被評為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60強縣。
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大力發揚傳承東北抗聯精神,致力於打造抗聯紅色文化傳承區,讓紅色文化成為最靚麗的城市名片。與省交投集團簽訂了總投資5.6億元的朝陽山東北抗聯精神教育基地建設投資協議,推進建設朝陽山東北抗聯精神乾部教育學院、特色小鎮、紅色文化公園等項目。五大連池市入選全國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朝陽鄉邊河村被列入第二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朝陽山抗聯紅色景區晉昇為國家3A級旅游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