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曼昱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王東震攝
黑龍江日報8月6日訊 5日晚,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決賽,來自我省齊齊哈爾的名將王曼昱與陳夢、孫穎莎一起,以3比0的比分擊敗日本隊,將金牌收入囊中。
這是自孔令輝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奪得男單冠軍後,時隔21年,我省乒乓球隊貢獻的又一位奧運冠軍。尤其是在持P卡參賽、火線替補出戰女團比賽的情況下,王曼昱很好得完成了任務。
在教練、隊友看來,能在22歲的年齡迎來自己的首枚奧運金牌,王曼昱在過去十幾年中從未停止努力。
她,早已為這一天做好了准備。
在球臺上度過童年
看著站在東京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頒獎臺上的王曼昱,身在齊齊哈爾少年重點業餘體校觀看比賽的韓連貴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眼睛濕潤了。

王曼昱5歲訓練照片。采訪對象提供
『2004年7月的一天,王曼昱的母親和大姨在街上遇見我在招生,問5歲的小女孩能不能教,我有些猶豫,想見見孩子。第一眼看見王曼昱我就喜歡上了,將近1.2米的身高與7周歲的孩子接近。她從不多說話,不偷懶喊累,神情專注,在她眼中好像始終有一團火,有一個目標。她三天就「學會」了乒乓球,球臺上揮拍自如。』王曼昱的啟蒙教練韓連貴說起自己最優秀的弟子充滿驕傲。在乒乓球培訓班一年時間,王曼昱優秀運動員的潛質充分突顯,比她年齡大的學員都不是她的對手。為了讓她接受更好的訓練,2005年韓連貴把王曼昱推薦到齊齊哈爾市體校。
造就傳奇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更需要時代的助力。從1993年開始,齊齊哈爾市大力發展乒乓球運動,實施『金牌戰略』,一批優秀教練先後進入齊齊哈爾市體校,劉曉東擔任乒乓球隊總教練後,將女子乒乓球作為主攻方向,年輕的呂忠峰教練專門負責女隊,6歲入隊的王曼昱成為了重點培養對象。
『奧運冠軍王曼昱的培養凝結了運動員本人、家長、教練的心血。我印象中王曼昱的家人無論刮風下雨都按時接送,從沒耽誤孩子一天訓練,有一次她發燒38°還堅持來訓練,6歲的孩子有這種自律、自強的品格,讓我深深感動。』教練劉曉東回憶起王曼昱成長的點點滴滴,贊不絕口。
2007年,在全省比賽前,按教練組訓練計劃,王曼昱與計雪瑩著重練反手。看著隊友漸漸掌握了動作要領,而自己卻遲遲不開竅,急得王曼昱悄然落淚。教練呂忠峰說:『當時一組訓練球200多個,只要我一直發,她就一直接打,每次都能堅持到最後,一堂課兩個半小時下來,始終那麼認真、專注。』
夏天漏雨,冬天反霜,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訓練館實在不能用了,兩位教練就去外面借場館領弟子堅持訓練。下午訓練結束後,為節省時間,讓王曼昱和隊友多休息,呂忠峰就在場館裡直接支起電鍋,炒雞蛋、蒸大米飯……一邊指導訓練,一邊准備伙食。盡管是極其簡單的飯菜,但王曼昱吃得很開心,她感受到教練希望她們抓緊訓練,企盼盡快出成績的良苦用心。
她用努力兌現天賦
黑龍江省乒乓球隊是王曼昱的『娘家』。5日,省隊在球館組織教練、隊員集體觀看了比賽,為老隊友加油,同時也是激勵小隊員以王曼昱為目標努力。而總教練王飛則是來到省體育局觀看了比賽。觀賽過程中,王飛一直攥緊拳頭,在王曼昱打出好球時大聲叫好。
多位省隊教練回憶,當年王曼昱來到省隊,很快展現了她日後賴以成功的潛質:天賦及超乎常人的努力。
時任黑龍江省乒乓球女隊主教練的王永剛,在年輕運動員的培養上有獨特的一招,那就是找來省內業餘乒乓球隊的各路高手,來隊裡與小隊員比賽:『主要是為了讓他們見識各種不同的球路,哪怕是野路子。隊員未來什麼樣的對手都可能遇到,要讓他們多見識。』
一位業餘高手回憶了第一次與王曼昱過招的情景:『那是在2008年王曼昱剛進省隊不久,她也就不到10歲。她的球又快又重,和別的孩子明顯不一樣。一般對這種小隊員,我打不過的時候就退到遠臺放高球,通常都有效,但是王曼昱一點都不「吃」,最後我是0比3輸的。後來有全國業餘冠軍跟她打,也輸了。』
當時的王曼昱就展現出了極高的天賦。除此之外,不少省隊教練還回憶,王曼昱和其他孩子相比,話不多,也不調皮好動,反而特別聽話,教練布置的所有訓練任務她都保質保量完成,哪怕是生病也盡量完成訓練任務,從沒怨言。
省隊對王曼昱的培養,是『跳級』式的,先讓她和女隊年齡大一些的隊員一起訓練,很快王曼昱就成為其中的佼佼者;隨後,隊裡更是安排她和男隊一起訓練,以免她找不到對手,失去進步的目標。比賽方面更是給她機會,2013年全運會,王飛便安排14歲的王曼昱在女團比賽中上場,而且戰績不錯;2014年,只有15歲的王曼昱更是成為全國錦標賽女團冠軍黑龍江隊的主力。
同樣在2014年,王曼昱第一次出戰乒超聯賽。當時她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豪門』山東魯能隊,一個是王永剛離開省隊後組建的吉林中州永剛俱樂部。王飛回憶,他當時和王曼昱有一次談話。他告訴王曼昱,去魯能,薪資待遇肯定更高,但當時的魯能擁有李曉霞、陳夢這樣的高手,去了很可能打不上球;去吉林中州永剛,肯定沒有魯能待遇好,但是她能獲得大量高價值的比賽機會,尤其是作為年輕隊員很難得到的與頂尖高手過招的機會。
最終,王曼昱還是選擇了吉林中州永剛,而王永剛也給了她絕對主力的位置。2014、2015兩個賽季,王曼昱在聯賽中戰績突出,加盟後首場比賽就擊敗了奧運冠軍郭躍,此後更是4次對陣當時如日中天的丁寧取得全勝,一時震驚乒壇。而經過鍛煉的她,此後幾年在全國錦標賽、全運會、亞運會等大型賽事屢創佳績,更是一步步入選了世乒賽、世界杯陣容,並在不到20歲的時候便獲得了多個世界冠軍頭銜。
別人貪玩她『貪練』
5日,省隊的另一名國手車曉曦,是在省隊與更小的師弟師妹一起觀看比賽的。看著王曼昱的表現,多年朝夕相處中的一幕幕湧上心間,也欣慰於師妹終於實現了夢想。作為王曼昱在省隊和國家隊的雙料師姐,尤其是她剛昇入國家一隊時的室友,車曉曦可以說在更多時間裡,見證了這個小妹妹的成長。
車曉曦說,作為年輕隊員,貪玩是很正常的,但王曼昱不是,她『貪練』。國家隊的訓練日程本來已經足夠緊湊,但王曼昱在這個基礎上還是會給自己加練,包括常規訓練的前後,和本來就不算多的休息日,她都會盡可能加練。
國乒的管理本身極為嚴格,但用車曉曦的話說,王曼昱在此基礎上還有更加嚴格的個人管理,她為自己定了時間表,並且自覺嚴格遵守。
嚴格的自我管理還體現在飲食上,只不過和絕大多數女孩不一樣的是,王曼昱是希望自己體重能增加一些。『因為她的打法偏男子風格,她希望力量更足一點,所以需要增重。』車曉曦說,『所以她每頓飯都強迫自己多吃,哪怕已經吃不下了。但是因為她的訓練量太大,不管怎麼吃,體重一直還是那樣。』
王曼昱對自己的要求極高,更看重比賽結果,這往往給她自己帶來更大的壓力。車曉曦說,很多運動員在輸球後,第一時間想的是盡快忘掉比賽,一般都不會馬上回顧比賽。但王曼昱不一樣,每次她都會很快找到比賽錄像,一遍又一遍回看,找自己的問題。『有時候她是哭著看錄像的,那她也要看。』車曉曦還告訴記者,一般隊裡開總結會的時候,對王曼昱的要求通常是讓她更放松、更開朗一些。
近幾年,隨著大賽經驗的累積和成績的提昇,王曼昱面對大場面的氣場也在提昇。當她在奧運會中途獲得女團決賽的參賽資格時,各界既無驚訝,也沒有擔心,畢竟一路走來,王曼昱的能力已經獲得了所有人的認可。尤其是臨近奧運會開幕前一段時間的表現,讓人看到她即便是以替補資格出征,也一直是在以作為主力登場的標准進行著准備。機會總是留給有准備的人,而22歲的王曼昱已經為這一天准備了十多年。奪冠的一刻,親人、教練、隊友,歡呼、淚水、激情,所有的所有,都為她瞬間迸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