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7日訊 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產值同比增長28.5%,增幅創10年來新高;『九鏈一區』企業數量由200餘戶增長至629戶,各產業鏈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哈爾濱市有300餘戶配套企業實現了與該區龍頭企業的配套協作……喜人數據的背後,是哈經開區近兩年來全面推行產業『鏈長制』,通過鏈內協作、鏈鏈協作暢通產業內循環和走出去構建區內區外雙循環,打造工業經濟新的增長點的振奮故事。
產業鏈引領工業經濟加速跑
『上半年公司共實現銷售收入2.03億元,同比增長108%,不僅恢復而且超過了疫情前的經營水平。公司僅為東安動力一項配套業務,今年就將增加4000多萬元。』哈爾濱艾瑞排放控制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卜范濱說。
據了解,東安動力作為哈爾濱市本地汽車產業的龍頭企業,拉動了本地汽車產業鏈的發展。今年東安動力為積極支持本地汽車零部件企業的發展壯大,將更多的配套份額和在外地的產品項目轉至艾瑞公司生產,進一步發揮了龍頭企業帶動區域內上下游產業鏈發展的作用。
卜范濱說,艾瑞公司作為哈經開區汽車產業鏈的一環,半年來也在盡可能幫助相關配套企業聯系原材料供應商及物流公司等,從而協助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迅速恢復生產。
『上半年,哈經開區為區內16戶企業兌現了產業鏈創新發展政策獎勵資金300餘萬元,大大激發了區內配套采購的熱情,企業本地協作、資源整合效應更加凸顯。』哈爾濱市平房區工業信息和科技局局長餘定志說。
汽車產業鏈同比增長45.9%、航空產業鏈同比增長35.9%、特色裝備產業鏈同比增長23.5%、建築及房地產產業同比增長12.4%……上半年,為穩步推進產業鏈發展,穩住經濟發展基本盤,哈經開區各產業鏈采取了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結合的方式推進工作、服務企業,打出了強服務、惠政策組合拳。目前看,產業鏈長制作為一條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的新路子,在實踐中發揮了效果,產業鏈韌性、穩定性進一步增強,助力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打通壁壘暢通產業內循環
『多虧產業鏈長制,實現了區內產業鏈內協作與鏈鏈協作的雙向發力,讓我們這家出口型企業驅散了疫情帶來的陰霾,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穩住了生產經營指標,還拓展了新的業務領域。』哈爾濱瀚霖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張鵬說,在剛剛過去的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5000萬元,其中由政府幫忙牽線搭橋與區內企業達成合作而創造的銷售收入就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
張鵬說,疫情之前企業產品主要銷往國外,與區內企業幾乎零合作。近兩年受疫情影響,企業銷售收入銳減40%。正在企業為難之時,政府及時伸出援手。在政府的指導下,他們利用成熟的木制刀具生產水平,研究食品刀具,並成功實現了與秋林格瓦斯合作。同時公司還在政府的協助下進入了航發東安的配套體系,為企業發展創造了新的增長點。目前,區內已有8家企業成為了該企業的配套商。
無獨有偶。航空產業鏈在發展中強化『區廠共建』,由政府與東安、哈飛、東輕三大廠簽署了共建協議,協調主機廠發布配套需求,協同推進『小核心、大協作』,目前已促進哈飛、東安新增配套商5戶,配套額增長近3億元,全年本地配套率有望再提高5個百分點以上,預計今年航空產業規模將超過400億元。
抱團發展構建區內區外雙循環
近日,哈經開區政企議事的『早餐會』上,首次來了區外客人。來自哈高開區的哈爾濱博實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主角』,區內東安華孚、天海機械、科銳同創等20餘戶優秀機械加工企業成為『配角』。
在『早餐會』上,博實技術人員帶圖紙與配套企業人員現場溝通,20餘戶配套企業現場『領活』。經過各企業技術人員現場查看產品構件圖紙、分析技術要求、討論制造工序,最後東安志陽、釜隆瑞鑫等5戶企業與博實自動化現場達成初步合作意向,雙方約定近期分別進場試制,成功後立即開展配套服務。
『此次「早餐會」的成功召開開啟了哈經開區企業抱團助力區外產業配套發展的新態勢,加快了引領全市產業協同發展的步伐。』餘定志說,截至目前,該區為博實自動化、『三大動力』、建成、703所等市內龍頭企業提供專業化協作支橕的企業已超過百戶,60%以上的企業均保持高於10%的增長。同時,全市已有300餘戶配套企業實現了與哈經開區龍頭企業的配套協作,產業鏈各企業縱向配套、橫向協作進一步深化。
下一步,哈經開區將深入研究產業鏈的短板問題,持續征集企業的配套產品信息、搭建對接配套平臺,促進區內外、市內外、省內外產業鏈對接融合,扭緊產業鏈式發展基礎,實現資源配置和市場分工的有機結合,推動產業集群式發展,促進區域工業經濟健康協調發展。